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692  更新时间:2006-4-5 2:19:43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观/提问/规律concept of Marxism/the question"what is Marxism"/essence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0)04-0069-06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基本方面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这种认识和回答作为一个过程,首先是由“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引起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这种提问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形式,而是一种关系到人们的马克思主义观问题的具有确定的经验根据、特殊的表现形式和特定意义的规律性现象。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是很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的发生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发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和认识过程中。这个过程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系统化过程,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和事业的继承人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活动。19世纪70年代末,马克思针对法国“马克思派”存在的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1](P691,P695)这是马克思以间接的形式首次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恩格斯在其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中,针对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或自称的马克思主义者(如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青年派”和英国的海德门之流)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的理解和态度,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和回答的继续。 
按照一种关于马克思主义阐释的狭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和系统化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生和战友在恩格斯的帮助下进行的。它是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完成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其任何具体形态的产生都没有结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它实际上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一种特殊的连续性的现象。这种提问和解释在今天仍然存在着,并且按其性质和存在条件来说,它可能是一种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始终的现象。迄今为止,影响较大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至少有以下五次:第一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和把它初步系统化的过程中的提问;第二次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的提问;第三次是第三国际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的提问;第四次是战后在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对立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制度的对抗中的提问;第五次是在关于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反思中的提问。 
概括地说,不断发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文本方面的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是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根据。他们的一些早期的不成熟的著作,表现为手稿、札记、提纲、信件等不同形式的不完整著作,他们的经过他人整理和出版的著作,他们之间在一定概念的使用和一定理论原理的表述上的差别以及他们各自的不同时期的著作之间的差别等,都可能为人们在对他们的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产生分歧和争论留有余地。一些理论家也的确由于受到上述矛盾、差别的影响或者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矛盾和差别而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解释。此外,他们的著作在不同时期的被发现和出版也使理论家们经常检讨和修正他们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例如,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开发表使人们“对马克思的理解获得了崭新的意义”[2](P124),“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和晚期马克思学说间的明显鸿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困惑。目前,这两者之间不可思议的关系,似乎构成了马克思学术研究领域里引人注目的、最突出的争论中心。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远远不只是思想史上的一个考古研究的主题,因此这一讨论就不可避免地归结到关于何者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那一类争辩的问题。”[3](P271) 
第二,马克思主义结构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但是,一些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马克思自己的学说,而不包括恩格斯的思想;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的思想,而是恩格斯的独撰。这种关于马克思的思想和恩格斯的思想的关系问题的争论,反映了研究者们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上的分歧。马克思主义本来是发展的学说,体现这个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形成的不同的形态,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这些不同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有人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这种多态性,特别是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具体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整体的关系,以至模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