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论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发展继承性思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685  更新时间:2006-4-5 2:19:42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 正 文 】 
如何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继承性,关键在于弄清什么是马克思所说的广义的社会财富,即人类的“类”财富,以及这种“类”财富发展的内在机制。搞清这个问题,才不致于把本来属于人类共同的“类”财富当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抛弃,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改革推向深入。 
一、劳动是历史继承性的源泉 
劳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机制,是社会自我运动的源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生存条件。劳动的具体社会形式不是永恒的,而是要改变的,但“社会劳动一般”却是永恒的。首先研究“社会劳动一般”,即“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然后分析劳动的具体社会形式,即研究人和人的关系,这是马克思区别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之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从考察“社会劳动一般”,即从考察人和自然的关系开始的。他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页。)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虽然肯定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但总是把历史上特定的、社会上特殊的劳动形式描写为普遍的永恒的形式。从亚当·斯密到当代的“劳动社会学家”,如格劳斯、卡普洛、弗里德曼等所持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归根到底都是要坚持和论证资本主义的劳动形式是不可改变的。马克思恰恰相反,他把劳动首先看作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作为过程,劳动是历史地发展的,人类社会这个有机体的复杂结构、要素、关系、规律以及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部人类社会历史也就是一部劳动发展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1页。) 
所谓“自然界对人的生成”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发生学问题,而且是社会历史如何发展、自然怎样人化、为人服务、成为人化自然的问题。“自然界对人的生成”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双向建构的自然人化,即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客观方面的外在自然的人化和主观方面的内在自然的人化。 
第一,客观方面的外在自然的人化。这首先表现在物质文明,特别是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的发展上。人类为了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以维持族类生存,必须把自己主体的生产力对象化为对象性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使用又反过来提高和改造着人自身,从而创造了更先进的生产工具,这是一个不断转化和提高的过程。人创造和使用工具本来是为了维持族类生存,但却如黑格尔所说的“目的通过手段与客观性相结合”,从而创造了比这有限的目的远为重要的、永远不可磨灭的历史成果,这种成果的外在物质方面就是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次还表现在社会生产的关系结构即制度文明的发展上。劳动不仅生产产品,而且生产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同样是人的主体能力的对象化产物。生产关系是主体(社会的人们)发挥其生产力时的内部结构,这种内部结构本身也要对象化,这就是生产的组织机构等,而主要的则表现在社会财富的形态即所有制上。所以,劳动即对象化活动的展开和发展的又一成果就是形成了社会生产的关系结构的发展序列。 
第二,主观方面的内在自然的人化。人不单纯是自然的产物,同时是历史文化的产物。人通过劳动把自己的力量对象化为产品,这些产品包括物质产品、精神文化产品又反过来为人所消费和享用,从而对象化了人本身,使人本身在生理和心理结构上得到发展。这种实践——文化对人类生理、心理结构的反作用会以遗传信息的形式代代相传,经过相当时期的积累,使人的天赋融进新的因素,这是文化在自然——人的内在自然里的积淀。 
同时,人类社会的每一代人通过劳动而彼此相互地生产着他们本身,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和一部连续的历史,每一代人都站在前一代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之上开始创造新的历史。在世代更替中,人们的智力、意志、审美能力等等不断得到开拓和丰富。这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建构的主观方面即人性结构,它表现为作为历史总体的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的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表现为人本身的发展。 
所以,人类历史发展的继承性,人类文明发展的奥秘都根源于劳动。人类能够通过劳动、通过制造工具、通过在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包括文字)和思维这种共同的、整体性的活动,有目的地积累自己族类的优点,这是自然进化和社会历史之间的根本区别之一。马克思指出:“动物不能把同类的不同特性汇集起来;它们不能为同类的共同利益和方便做出任何贡献。人则不同,各种各样的才能和活动方式可以相互利用,因为人能够把各种不同的产品汇集成一个共同的资源。”(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47页。)正因为这样,动物本身具有自己的“种”和“类”,而人的类实体却在人之外,在社会当中,通过人化自然和社会关系、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体现出来。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积累创造出这种积累的某种“类”机制,是一种超个体的机制,这种机制不受个别个体的制约。个体的死亡,某种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消灭,并不能带走文明发展的成果。文明发展的成果以“类”财富的形式世代传递和积累,拒绝利用这些“类”财富,搞文化虚无主义,就等于把自身排除在“人类”之外。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