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从列宁晚年的构想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631  更新时间:2006-4-5 2:19:34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623(1999)05—0003—08 
从十月革命胜利到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已经历了80多年的历史,我国也在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上走过了艰难曲折的50年。回顾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展望未来,我们既充满信心,又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更好地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总结以往建设的经验,汲取其教训,规划好未来。 
一、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社会看法的根本改变 
十月革命前,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就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对即将建立的新社会作了描绘,认为新的社会应当是:(1)把生产资料变为公有财产, 由国家以社会的名义直接占有这些生产资料;(2)由国家计算和监督全民的生产和分配, 全体公民必须在国家统一制定的工作标准条件下同等地工作,同等地领取报酬; (3)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管理处,建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实行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十月革命后,列宁按照这一构想着手改造和重建俄国社会,短短几个月内就颁布了土地国有化等法令,将一切大的工矿企业、银行、铁路等收归国有,规定“在工人和职员(共计)人数不少于5人,或年周转额不少于1万卢布的一切工业、商业、银行、农业等企业中,对一切产品和原材料的生产、储藏和买卖事宜应实行工人监督”[1], 实行了以粮食为核心的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垄断体制。虽然列宁此时也意识到俄国经济存在发展水平高低不同的五个阶梯,要求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作为其它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中间环节,但随着战争的爆发,阶级斗争形势的日趋严峻,以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的构想并未真正实施,而是在战争环境中将以前设想的以国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模式推到了顶点,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有:(1)余粮收集制;(2)工业国有化;(3 )禁止自由贸易;(4)居民供应配给制;(5)劳动义务制。战时共产主义实质上是列宁早期设想的国家社会主义在特殊环境下的实施,这种政策虽然为赢得战争做出了贡献,但也使俄国社会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特别是1920年到1921年初的经济政治危机使列宁认识到原来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严重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2]。 
为了摆脱危机, 寻找适合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列宁在1921年初阅读了许多农民的来信和申诉,亲自接见了来自各地的农民代表,深入研究了农民问题,于1921年2月8日在政治局发表了《农民问题提纲初稿》,提出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建议,俄共(布)根据列宁的建议于1921年3月通过相应的决议,“改行新经济政策, 退回到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经营手段、经营方式和经营方法”[3]。起初, 列宁将新经济政策视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妥协和退让,作为向以前设想的以国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迂迥”曲折的准备阶段。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发展,列宁认识到改行新经济政策绝不是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等个别政策的调整,而是从此开始走上了一条通过新的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正因如此,列宁在1921年底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将十月革命后苏联“在解决经济建设领域里的社会主义任务”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从(大致是从)1918年初到1921年春的时期,另一个是从1921年春开始的现在这个时期”[4]。那么, 新经济政策实施以来,苏联的政策在哪些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改革呢?首先,用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允许农民纳税后将剩余的粮食、农副产品拿到市场交换,换取所需的商品,放开了农贸市场。其次,改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要求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和独立的会计制度,按商业化原则办事,自负盈亏。第三,改革单一的公有经济,鼓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租让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发展。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第四,产业政策上,坚持发展大工业的同时,注重农业、手工业和其它行业的发展。第五,对外实行开放政策,要求大力引进和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聘请和雇佣外国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大力引进外资,搞租让制,举办合营企业。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俄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这使列宁逐步认识到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实际出发,建设带有小农特点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列宁晚年的沉思中,对如何建设带有小农特点的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是应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为了更好地发展合作社经济,列宁要求必须完成两个划时代的任务,即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革命。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