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经典作家的全球化思想与当代全球化趋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835  更新时间:2006-4-5 2:19:33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 正 文 】 
“全球化”一词是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全球化的概念,但他们思考和写作有关问题时,总是把视野放在全球的层次和高度来认识的。这种宽广的眼界在他们的思想著作中是一贯的。不管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还是后来一脉相承并根据时代特点发展了的列宁主义,都是放眼全球,从各民族经济交往扩大所形成的世界体系上,来考察和论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问题的。他们有关这方面的思想,承前启后,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我们认为,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从历史规律和趋势上指出,随着生产力、交往和分工的发展,各民族的“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历史” 
194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历史思想”,后来在人类学研究中他们根据新的历史材料,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思想内容,使之趋于完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比较多地使用了“全球的”、“全面的”、“普遍的”、“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全面的依存关系”、“世界历史性的”等概念,以同“氏族的”、“民族的”“地方性的”等概念相对应的,并且《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用到“世界历史性”、“世界历史意义”、“普遍”与“氏族”、“地方性”等概念时,他们往往用黑体字标明,以示强调。这样,他们就把人类的交往活动划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民族的、地方性的历史,另一个是世界性的普遍交往的历史。在第一个层次上,马克思说,德国人的事情“仅仅是德国人的民族事情,而且对德国说来也只有地方性的意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5页。)在第二个层次上,历史就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千千万万工人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的事实;同样,砂糖和咖啡在19世纪具有了世界历史的意义,是由于拿破仑的大陆体系所引起的这两种产品的缺乏推动了德国人起来反对拿破仑,从而就成为光荣的1813年解放战争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51—52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道:人类之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 51页。)而这个转变不是由神或人的意识决定的,而是物质事实决定的,是一种客观历史规律和趋势。“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页。)在晚年笔记中马克思根据新的历史材料,结合许多民族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进一步发挥和充实了这个思想,使“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更加从原理的层次深入到具体的历史之中。 
二、从途径和方式上指出,资本的扩张形成了世界统一市场,把全球经济联系为一个整体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只有不断扩大生产和商品销售范围,开拓新的地方,才能得以巩固和生存,否则就难以统治下去。列宁把推进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使命之一。他在从1895年底到1899 年1月前后写作时间长达四年之久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的第八章第六节“资本主义的‘使命’”的标题下写道:“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可以用简短的论点来概括: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注:《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4页。)这就是说,列宁把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提高社会化程度,这种提高包括使生产社会化由一国范围扩展到全球范围。列宁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注:《列宁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资本主义的这个历史使命是由资本具有扩张的本性所决定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扩张性的制度,这种扩张对世界经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联系起来发挥了最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形象地描述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全球紧密联系的生动画卷:“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一句话,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这就是说,资本膨胀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他们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使资本主义形成了世界体系,发展为一种“中心—外围”的结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世界联系,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又是这种生产方式的结果。他说:“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成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成为社会劳动。……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在价值上,或者说,建立在包含在产品中的作为社会劳动的劳动发展上。但是,这一点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因此,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4 年版, 第278页。)“对外贸易的扩大, 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注:《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第264页。) 
三、从历史发展的后果上指出,资本主义的全球联系所形成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构成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共产主义的实现就是建立在以生产力和世界交往这两个“普遍发展”的物质基础上的。多年来在对共产主义物质基础的理解上存在着一种偏差,人们往往只注意生产力发展这一方面,而忘记了世界交往普遍发展这一面。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讲的共产主义的前提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而且对后一方面的强调不亚于前一方面。他们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9页。)在1847年的《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恩格斯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世界统一市场的建立引起了两个结果:一是把世界各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间的事变是相互影响的;二是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大致相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上两个基本阶级。“单是大工业建立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当前主要的斗争。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由此可见,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把两个“普遍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前提,这与列宁所讲的资本主义的两个历史“使命”是完全吻合的,这就决定了他们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事情,即不是地域性的,而是各民族国家共同行动,是世界性的。他们在这里所讲的“立即”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对革命关联性的一种表达,即“其中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第39页。),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立即”用引号注明。共产主义的胜利不是地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这是由于普遍交往的发展,使资本的联合具有国际性质,造成了在一切民族中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无产阶级群众的事实,任何一个国家内发生无产阶级革命都会面临联合镇压的命运,只有共同行动才有可能成功。列宁后来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同马克思的这个“共同胜利论”,与其说具有理论上的直接逻辑演绎关系,而无宁说是依据客观革命形势作出的实践决策。正如列宁所说,这可以看作是历史发展顺序的变化,是一种特殊规律,而这个特殊规律不仅丝毫没有改变一般规律,反而是以一般规律为前提的。 
四、从共产主义的特征,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指出,“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世界历史”状态下,社会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人更是“世界历史性的”人,是真正普遍的人,他们充分展示并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控制着自己的创造物并使之真正为自己服务,彻底摆脱了异化状态,获得了解放。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是全面的自由的人,具有丰富个性的人,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更不乏高度的思想道德觉悟。他们探讨了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文明进步及智力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关性;分析了人类语言发展与生产力进步的互动关系;对于生存本能、性本能等在历史进化中的重要作用也给与了极大的重视。显然,他们极力探讨处于发展中的人的总体性特征,从人类生命的各个角度分析人的解放与世界历史进程的一致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此外,有许许多多人仅仅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生,有大量劳动力与资本隔绝或者甚至连有限地满足自己需要的可能性都被剥夺,因而他们已经不仅暂时失去作为有保障的生活来源的工作本身,而是一概处于完全不稳定的地位,所有这一切,都由于竞争的关系而以世界市场的存在为前提。所以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就意味着他们的存在是与世界历史直接联系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0页。)“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至于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这从上面的叙述中已经一目了然。仅仅因为这个缘故,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各个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发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形式,由于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那些异己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2 页。)。马克思在1847年《关于保护关税主义、自由贸易和工人阶级的演说》中,论述了自由贸易、世界普遍交往与无产阶级解放的关系:“我们赞成自由贸易,因为在实行自由贸易以后,政治经济学的全部规律及其最惊人的矛盾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区域里,在全世界的土地上发生作用;因为所有这些矛盾一旦拧在一起,互相冲突起来,就会引起一场斗争,而这场斗争的结局将是无产阶级的解放。”(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95—196页。) 
五、从各民族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上指出,各民族融入世界历史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人类文明之间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关系 
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是以西欧资本主义的起源为历史材料的,但他并不认为《资本论》所揭示的这一历史进程可以作为一般历史哲学理论,因为这一进程是明确地限定在西欧各国的。在晚年他们更多地关注印度、俄国和中国等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为此马克思还学习了俄语。马克思指出俄国农村公社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是不经过资本主义的苦难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一种是公社内部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因素而使公社解体。但在西欧资本主义扩张的情况下,一切非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经营方式都将被暴力手段所破坏。马克思考察俄国公社的存留问题是同俄国所处的世界环境,即欧洲资本主义和世界市场对它的影响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回信一共写了四稿,他对俄国问题的表态一稿比一稿更谨慎,但从世界联系的角度来考察问题的方法是始终不变的,而且论述得十分肯定。他说:“如果俄国是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如果它要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西欧通过长期的一系列进化(从原始公社到它的目前状态)才取得的那些经济成就,那么,公社注定会随着俄国社会的发展而灭亡这一点,至少在我看来,是毫无疑问的。可是,俄国公社的情况同西方原始公社的情况完全不同。俄国是在全国广大范围内把土地公社占有制保存下来的欧洲唯一的国家,同时,由恰好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中,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俄国吸取这种生产方式的肯定成果,就有可能发展并改造它的农村公社的古代形式,而不必加以破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4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用暴力手段从外部破坏农业公社的行为表示气愤,在谈到印度公社被毁坏时,他义愤地说:“谁都知道,那里的土地公社所有制是由于英国的野蛮行为才消灭的,这种行为不是使当地人民前进,而是使他们后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卷, 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8页。)因为,马克思本来设想俄国、 印度等东方国家可以在土地公社所有制的基础上实现直接跨越,但现在这种土地公有制被资本主义的野蛮行为破坏了,马克思认为这不是使当地人民前进,而是使他们后退。那么,如何可以使当地人民前进呢?马克思指出,在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的农业公社只有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才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推动历史前进。既然农业公社既可能由于内部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因素而解体,也可能在受外部侵略的条件下被消灭,那么这种农业公社要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就必须有两个条件,即马克思和恩格斯讲了以下两点:(1)在“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的世界上, 现存的农业公社只有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才能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性波折,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来;(2 )“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后来列宁在苏维埃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情况下,多次讲到要继承、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优秀文明成果,他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看作是俄国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西方发达技术的有机结合。 
重温经典作家的全球化思想,目的在于正确分析当代的全球化趋势。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时代相比,当代全球化具有自己的特点:(1)分工的深化。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国际分工基本上属于垂直分工,表现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的加工工业与所需原材料和农业的分工,实际上是用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对落后国家的剥削和掠夺。二战后,随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逐渐转向水平分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增加,不仅各国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不同,而且相同部门生产的品种和型号也不同,甚至是同一产品的各种零部件和工序分解到不同的国家来完成。(2)市场的变化。在二战前, 资本主义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宗主国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但每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别的资本主义国家很难向这个范围渗透,势力范围之间是不对外开放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相互争夺势力范围引起的。二战后,随着殖民地的独立,各国之间的开放程度加强了,表现为在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促进下,关税税率大幅度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并且各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也在逐步开放。因此,市场就由原来比较稳定、不太变化的市场发展成动态的变化的市场。如今的世界市场瞬息万变,正如有的跨国公司负责人所说,对市场的把握和战略占领比新技术的开放更难更重要。( 3)竞争的发展。当今的全球化发展是网络型的,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微观主体,世界的贸易、生产和金融活动往往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并且由于人们需要的多样化,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已由原来的大批量、规格化生产和服务转变为小批量、多样化生产和服务。这就使企业由单纯地追求生产低于平均价值的产品转而生产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产品,从而使市场竞争的内容丰富和深化了。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成为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的竞争。 
同时,我们也看到,同历史上相比当代的全球化虽有自己的特点,但有两点始终没有改变。一是全球化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格局没有变,二是借助全球化进行国家战略利益调整的方向没有变。当代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力量推动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或多或少是被迫卷入的。发达国家希望在全球化中最大限度地推行和实现它们国家的利益,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面临威胁和挑战。所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利益的调整过程,各国利益的冲突和再分配是在所难免的。 
重温经典作家的全球化思想,对于我们把握和参与世界全球化以多方面的启示:第一,人类发展是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这一过程在当代则表现为全球化趋势。所以,我们看待和研究当代的全球化趋势应该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把握和界定,把全球化的研究放在人类过去和将来的历史长河中考察,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它目前的一些特点和个别因素的把握上,即既要看到当代全球化具有资本主义主导的特点,又要看到它将来发展的共产主义方向。 
第二,把世界经济联系成为一个统一体系,实现经济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需要,完成这个任务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因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发展是由资本主义为主导力量推动的,就把全球化看作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将社会主义置身于全球化之外。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和施加影响才是我们的正确科学态度。 
第三,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发展及人类能动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化的客观趋势要求主权国家及国家经济组织为其发展开辟道路,主权国家的协议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影响着全球化的色彩。全球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消除民族国家壁垒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以最佳方式自由配置经济资源,形成日益增多的全人类共同利益或相关利益,这将会导致对主权国家权力的制约和限制。但是,这种制约和限制必须以主权国家的同意为前提,以国家主权和利益为基础,使全球化表现为自主有序性发展,这是全球化推进的健康状态。第四,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同时会给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带来全方位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把全球化的本质理解为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它的作用首先在经济领域中凸现,而后造成其他领域的深刻变化。生产社会化发展愈益要求摆脱生产力的资本属性,最终要求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相适应。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反对把全球扩大到政治领域,实质上是反对把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推广给其他国家,这只是在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条件下的历史选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