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马克思的交往学说及其实践意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695  更新时间:2006-4-5 2:19:11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 正 文 】 
一、交往形态学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及在后来正式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都提到社会历史发展的三个形态问题。说明以劳动者主体之间建立联系为标志,其劳动产品的交往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内容、目的、手段和结果是不同的。相应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性有三种不同的交往形态:(1)以人的依赖关系或个人之间统治和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2)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一切劳动产品、能力和活动的私人交换;(3)自觉联合起来的个人之间的自由交换。这三种交往形式与马克思说的社会发展的三个形态是对应的,“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人民出版社,1979。)人的依赖关系、私人交换和自由交换三个形态相应地被看作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三个经济形式。这些经济形式以其物质产品交换的不同方式、内容、手段和结果表现不同的社会交往关系。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形态和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图式,在时间顺序上,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是亚细亚的、古代的和封建的社会,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与产品经济也称时间经济相对应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样,马克思得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商品经济的论断。 
我认为,交往关系的历史形态的理论一方面以社会经济的性质和发展形式为内涵,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经济史,是就劳动产品相交换为依据的交往形式发展变化的过程。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未来产品经济(时间经济)几个阶段是相继演进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形式内可以跳跃社会制度形态,如果把经济交往形式看作时间发展的概念,把社会制度形式看作空间存在的概念,这二者之间有交叉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的设想就是很好的例子。 
世界历史的发展事实是,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薄弱环节——俄国实现,之后又在像中国这样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实现,这些国家大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发展,工业化程度和商品经济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因而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都是通过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实现的。 
应当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经济落后国家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设想,但却没有超越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占据社会经济形态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的设想,他们也没有对在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商品化程度都较低的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很快地取消商品经济,其经济如何运转作出设想。因此,摆在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的尖锐的、急迫的问题便就是怎样发展经济,要不要消灭商品、货币,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渐明确的。 
在中国2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对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了逐渐明确和深刻的认识,这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它确定了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明确地确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在改革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加大改革力度,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从而形成以市场为主要手段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以便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这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问题。 
交往形态理论表明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即作为历史发展深刻内容的生产力及其劳动交往方式是循序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不能按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跳跃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只有把社会所有制形态的变更和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次更替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划分人类社会不同生产方式的标志,是反映生产力一定水平的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或生产关系;划分社会经济不同运行方式的标志,则是反映生产社会化不同程度的人们之间经济交往的不同形式。这使我们认识到经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性,认识到在这些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这些国家在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搞社会主义建设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国家体制等许多方面,但“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那些“自然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07页,人民出版社,197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规律和有效的市场机制、先进的生产组织管理方法等,是它以前各社会经济中所望尘莫及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首先就是继承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优秀成果,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现代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快地、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同时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两重性,即腐朽性与先进性并存:一方面资本主义造成贫富两极分化;这个分化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条件的,否则就会普遍贫穷。而只有生产力的普遍高度发展,才能建立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生产力的普遍高度发展及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9-40页,人民出版社,1972。)。 
因此,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来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序列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历史定位,我们认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及交往形态的发展是横亘于历史长河中的一般性的范畴,作为有联系的交往形态的发展序列,在其发展中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应当从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中,从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中把握它。任何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社会制度范围的生产、生活都有某种形式的交往、交换活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与交往、交换形式萌芽、产生、发展和发达是有关联的。比如我们可以概括为发达与不发达的、直接与间接的交往形态。所谓不发达的交往形态可以用简单的商品经济形式说明之。所谓发达的交往形态也即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占据社会生产的统治地位,我们可以用近现代市场经济形式说明之。这前后两种形式都还属于间接的社会交往,即马克思所指的,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价值实体迂回曲折地表现,被物的关系所掩盖,含有剥削关系的那种交往形式。高度发达的直接的交往形态则是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上,扬弃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物化、异化状态,还社会交往的直接劳动尺度的条件下产生的,这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这时的价值尺度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的衡量标准,交换的形式和内容比以往更完备、更精确。恩格斯讲,劳动的效用与费用的衡量“是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能余留的全部东西”,并说这个见解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得到了科学论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8-349页注,人民出版社,1972。)讲的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相交换的一种原则。但就目前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来讲,其本身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在生产交换方式还处于不发达的、间接与直接的交往形式之间的状态,因而有对自身的认识和如何发展的问题。认清这一点,可以使我们从历史发展顺序上和性质上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历史定位,认识它的存在的基础和发展条件。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