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世界哲学图景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405  更新时间:2006-4-5 2:17:55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BO-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0-5919(2001)04-0077-09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置于世界哲学演进的总进程和总图景中予以观照,我们会发现,它既是这一发展之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阶段,与其他形形色色的哲学形态相比,在有关哲学探究的对象、哲学把握世界的方式和哲学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又显现出自己独特的存在与价值;同时,由于它是一个具有多种蕴涵的思想宝库,便为后来者的各种诠释留下了极大的空旋余地,在世纪之交它又面临新的境遇……这是一个需要悉心甄别、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对象:由“思辨形而上学”转向“现实的”“感性世界” 
我们知道,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候,西方哲学也酝酿着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根本转换。思想史上的这两个重大事件之间是否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这在国内外学术界看法并不一致。在西方学术界,长期以来有的论者片面强调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身份,而剥夺了他们作为哲学家的资格,把马克思主义认定为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而没有看作是哲学。还有的论者倒是不否认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形态的存在,但它被置于黑格尔哲学的巨大阴影之下,被看作是黑格尔哲学的延续(注:罗素就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是黑格尔哲学和英国经济学的一个掺和体”,“马克思的唯物论实际上成了经济学”。参看罗素著、何兆武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39页。)。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者则径直把它说成是“黑格尔主义的翻版”。这些看法实际上是否认了这两个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前苏联和我们国家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科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重要变革”,这似乎是把两件大事联系起来了,但在对这一“变革”的意义进行解释时,只是把它概括为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超越,特别流行的说法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实质,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吸取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按照这种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成了二者不同部分的“有机组合”。这怎么能谈得上“重要变革”?还有的论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逐出现代哲学的领地,把它看作是由黑格尔哲学生发出来的、西方现代哲学之外的另一种思想体系(注:美国哲学家怀特把“以攻击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的19世纪的德国教授(指黑格尔——引者)的观点开始的“思想运动的后果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20世纪的哲学运动”。见怀特著、杜任之译:《分析的时代》,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页。在国内也有学者持相同的看法,其表述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标志的哲学的革命变革和以现代西方哲学改变形态,是这个转折点(指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折——引者)的体现”。见《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属于近代哲学,也不属于现代哲学,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 
我们看来,以上各种观点,无论是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发展的进程联系起来,都没有从哲学“转折”的意义上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而所谓“传统哲学(包括古代哲学和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划界,事实上并不是基于时间的阶段性考虑,而是缘自哲学思维框架的根本转轨。所谓“变革”,也不可能只是对它同时代或者以前相距不远的哲学形态的扬弃,而是对全部旧哲学、传统哲学的超越。实际上,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研究所涉及到的领域内,梳理其自身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占了比较大的比重,但从古希腊直迄同时代的全部哲学历程,都纳入了他们的视野。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的这种“转折”中是否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同时它本身是否就是这种“转折”的产物,就要看传统哲学存在着哪些特征、痼疾促成了它必须向现代哲学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又做了怎样的分析、批判和建构。 
包括古希腊罗马哲学和近代哲学在内的西方传统哲学,作为总体来看,具有一个基本信念,就是相信万物本原的存在,并把解决本原问题作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已经清楚地说明:“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的(实体始终不变,只是变换它的形态),那就是万物的元素、万物的本原了”。[1](P15)因此绝大部分传统哲学家,尽管他们对万物本原的理解彼此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但都坚持认为存在着万物的本原这一信念;在传统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尽管对万物本原探讨的角度不同,但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围绕这一问题展开(重本体论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直接地探讨本原,重认识论的近代哲学则从主客体关系着手间接地探讨本原)。这样一种哲学思维框架力图从“终极存在”、“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性,以及人的本质和行为依据,哲学的研究对象被限定在抽象化的自在的自然界或者绝对化的观念世界,它以建立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理论体系为目标,以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等为特征,实际上是一种“思辨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这种僵持于本原问题上进行抽象的还原论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哲学形态从“类型”的角度进行了归纳和划分,切中肯綮地进行了批判。他们指出,旧唯物主义中的“纯粹唯物主义”坚持客体至上原则,“敌视人”;“直观唯物主义”坚持自然至上原则,关注的是人的自然性、生物性,因而只能是一种“抽象的人”;唯心主义中的客观唯心主义坚持观念至上原则,追求绝对化了的“理念”和“自在之物”;主观唯心主义坚持自我至上原则,追求的是“自我意识”。而无论是传统哲学的哪种形态,恰恰是对“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的遗忘、对真正的“人的世界”的遗忘、对“现实的”“感性世界”的遗忘,因此它们除了以歪曲、变形或夸张的形式反映人类理性思维的探索轨迹之外,愈来愈成为一种脱离感性世界、不着边际的形而上学的抽象侈谈和“醉心于自我直观”的玄思妙想。特别是在时代推进到19世纪中叶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来临及其面临着不同以往的社会格局和阶级结构,这种情势下,传统哲学的信念已成为一种“过时的梦幻”,衰落势在必然。 
与传统哲学的这些形态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满腔的热忱、深层的理智去拥抱和审视这个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感性世界,密切关注现存世界的变化,注目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在它看来,随着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现实的生成和展开,哲学当然应当思考和探询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然而,严格地说,哲学是既站在人的立场上来审视人之外的“世界”,又站在人之外的世界的立场来审视“人”,亦即是从现实的人和现实世界的相关性角度来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人周围的现实世界不是形而上学的无人或超人的“宇宙”,它本质上是被人化着的“对象世界”,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的“人的世界”。这个感性的“人的世界”,就是人们自己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并时时刻刻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和生存环境,它是人类世世代代实践创造的结晶,是打上人的烙印和体现人的本性的对象性存在。因此,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是一种人的世界观,而不是无人或超人的世界观。要以人的现实存在和发展为标志来重新“安排周围世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2](P443)。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便把哲学的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和观念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从而使哲学探究的对象和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换。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