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重温列宁关于教育经济思想的启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562  更新时间:2006-4-5 2:17:38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关 键 词】经济教育一体化/列宁教育经济思想/经济评价/当代启示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981(2001)04—0045—06 
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的变革时期,政府先后在不同年份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它们作一系统的理解,不难看出并把握我国在自立于世纪民族之林的进程中面向新世纪以国家战略利益为重,提高综合竞争力,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取向。显然,这一有机整体的基点在教育,在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中。在学习列宁的经济思想过程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其光辉的理论与伟大的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经济学思想,特别是他关于教育与经济结合的分析方法,将其中之精华从文章信件或讲话中提撷出来,不但对促进和深化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改进思想方法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科学认识和正确理解我国新时期的发展理论与总体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列宁关于教育经济的思想内涵 
1.列宁关于发展国民教育的思想出发点首先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一个新国家。 
从列宁的书信言论中可以看出,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后的日子里,列宁思想的着力点在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是:政治上先进,经济上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且小农经济占的比重相当大,像汪洋大海一样包围着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由于战争的严重破坏,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经济极端困难,百废待兴。因而1918年3 月列宁敏锐地提出苏维埃政权当前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P509),以解决政治上先进与经济上落后这一主要矛盾。 这是无产阶级政权能否巩固,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建成的关键。 
列宁清楚地看到,生产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是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素质。但当时俄国社会主义文化状况极糟。十月革命前几年3/4的人不识字[2](P47),此种人口素质根本谈不上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提高生产率呢?列宁认为,必须具备两种条件,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一文中,他说,一是“保证大工业的物质基础”,“另一种条件,第一就是提高居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第二就是提高劳动者的纪律,工作技能、效率、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组织,这也是发展经济的条件”[1](P509—510)这与列宁在其它场合所讲的观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列宁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要提高生产率、发展经济必须发展教育。就完成恢复经济这一当前的基本任务来讲,也必须发展文化教育,因为“全国的经济恢复工作要在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电力的现代技术基础上”进行[3](P350 )。这样的任务不识字固然不行,而仅仅识字还不够,还必需“有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教育”,有足够的理解能力才能完成。为此列宁指出“如果把国际关系撇开不谈,只就国内经济关系来说,“应当把重心转移到文化建设方面”[3](P687), “使文化和技术教育进一步上升到更高的阶段。”[4](P345)否则我们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由此可见, 列宁基于十月革命前后的实际,从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作用出发,提出他的教育经济学思想,并随着经济发展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他的有关思想。 
2.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关系问题。 
教育对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对国家富强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现实常常出现两者相背离,相对立的现象,如何消除这种相矛盾的现象,使教育在经济领域,在国富民强的进程中得到有效地运作呢?使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达到国家强盛的目的呢?这首先要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有科学的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列宁认为,教育与经济有着辩证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决定教育。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教育借以进行的经济条件由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决策者的认识水平决定,教育的内容、形式、性质等由经济社会发展的性质和需要来决定,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对知识的传授来改造人,通过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来改进人的知识结构,通过向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来提高社会劳动的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一种教育经济关系客观地要求教育经济的协调一致。 
如何使教育与经济相统一,使它们的发展相协调呢? 
(1)首先必须使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在指导思想上树立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并互相协调的观点。列宁说:“教育不能不联系政治。”[3](P366 )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3](P370)从根本上说, 经济建设一刻也离不开人,经济建设正是人所努力的结果,换句话说,经济建设,经济发展表现为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物质条件作用的产物。在实际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劳动者素质会产生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果,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为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极大地发展教育。但教育的发展必须有物质经济条件来支持,否则就失去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况且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形式,教育的性质都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使学校(以及一般‘民族文化’)脱离经济和政治是不行的。”[4](P19)教育必须为政治经济服务。为此,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密切注意和加强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同整个共和国、同本省本地的迫切的经济任务之间的联系,使教育与经济相协调[5](P152)。 
(2)教育的目标要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这是经济决定教育的客观要求,问题是怎样才能一致。列宁认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材,教育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材。早在为俄国共产党(布)制定党纲时,列宁就为俄国无产阶级指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的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3 ](P399—401)。它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 由于政治经济的主体是人,因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3](P368),造就“一大批受过现代教育、 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并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的劳动者”[3](P350)。 要使广大劳动者取得和真正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让他们控制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才能实现全国电气化,建成共产主义。这样,教育的目标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取得一致了。 
(3)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须与生产劳动的内容和需要相协调。 这是教育起源并发展于生产劳动的需要的观点的必然结论。其一,就教育内容来说,它必须与社会生产需要的内容相一致,社会生产及其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必须在教育的内容上理论地反映出来。列宁敏锐地看到,俄国电气化越进步,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知识就越广,就越要求人们有综合的技术知识教育,仅有专业技术知识是不够的。1921年4月9日列宁根据当时俄国煤炭生产的实际需要,要求人民教育委员部在教育内容和专业结构上体现出社会对煤炭生产的迫切需要,“在学校和高等技术学校增设煤炭开采的必修课,编写教科书”[6](P482)。 教育的专业结构也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需要去设置和调整,并取得一致。这里列宁为我们提供了如何使教育和经济协调的范例。其二,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学必须与生产劳动的实践结合起来,与生产方法相一致。列宁认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经济技术在迅速变化。这要求生产者要掌握现代一切知识,并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才能适应社会时代快速变化发展的要求,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因而学校的教育必须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取得突破,必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智能为主,教会学生善于吸取人类的全部知识,并应用于实际。途径之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利用经济企业和经济设施进行综合技术教育。”[7](P111)否则, “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技术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8](P413)。 这是从现代教育观点上来看的必然结论。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里,列宁不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拓宽了我们研究教育目标应如何与经济发展的目标相协调的思路,而且启示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怎样的协调才是合理的评价问题。 
(4)列宁认为,教育的性质和变革是由社会经济性质决定的, 因而教育的性质必须与社会经济的性质取得一致,当社会经济发生质变时,教育的性质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取代了资本主义,俄国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战争转到经济和文化建设上来。根据这一变化,列宁指出:“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性质以及社会教育的性质都应当改变,……,要使教学工作的性质适应正在发展的变化,看到现在要进行和平建设,要实行从工业和经济上改造国家的远大计划。”[4](P439)这才能与经济社会的质变相适应的。 
3.关于教育发展的经济条件。 
列宁主张政府和各级单位要积极为发展教育提供经济条件。 
首先,在教育经费上,“国家的各级自治机关应拨款创办这种学校”,并把它列入党纲中[9](P439)。 由于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国家预算拨款,为保证和增加教育经费,列宁要求政府真正动手修改年度预算计划,“使整个国家预算首先满足初级国民教育的需要。”在经济困难缩减财政开支时,“首先应当缩减……其它部门的开支,以便把缩减出来的款项转作人民教育委员部的经费。”[3](P677) 
其次,要采取措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因为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有校舍、教学仪器和用具,教学设备等物质条件,这些物质要由社会经济部门供给。因而国家和各级机关“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建设校舍”[4](P344),供给教学所需的各种物质条件, 共同办好正规教育,同时支持搞好社会教育。 
再次,在师资方面,要“在物色师资,以及在组织工作和选拔教员的工作方面”,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改革不合理的东西”,[4 ](P344)“应当有步骤地加强组织人民教师的工作”。对他们及其他知识分子“不应当采取吹毛求疵的政策”,而要“使他们有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好的工作条件”[3](P676—677);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各方面的素养,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尽可能地使他们有较好的生活条件,这将是顶好的政策,这将是最经济的办法,不然的话,我们节省了几亿,却可能丧失甚至用几十亿也不能补偿的东西”;对他们“多给一点,不仅值得,而且是应当的,从理论上看也是必要的。”[1](P786 )列宁这些思想和具体方法,对改革我国传统的教育经济观点,为教育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条件,无疑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4.教育的经济效果的衡量问题 
由于教育的发生与发展必须有教育投资,为了用较少的钱,高效地培养较多的人材,必须讲究教育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教育对经济作用的间接性、后发性和长期性特点,这又给教育效益的计算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难。基于此,如何衡量教育的经济效益呢?列宁认为,在教育、文化“这种事业中,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日常生活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达到的成就”。[3](P698)他说, “教育的成果只有经济状况的改善来衡量”。[5](P60)这里反映出列宁关于教育的经济效益或效果从两方面体现的思想:一个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使不同的劳动力素质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或效益;另一个是通过教育使知识深入日常的经济生活,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规范,包括集体和个人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消费行为等的合理化;潜意识地泛作用于社会经济活动,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广义上提高经济效益。可见,列宁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教育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经济运行在教育发生作用前后,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不同的经济状态,不同的经济效益的比较来衡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剩余计算法”。 
二、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列宁思想方法的当代启示 
从上面的展开分析与归纳总结不难看出,列宁的博大理论中不但包含有丰富的教育经济学思想,而且内蕴着光照当代的方法论启示,尤其是对我们思考当今世界经济教育一体化趋势与战略调整的启迪。 
1.教育的经济评价与辩证方法论问题 
对教育的评价是否合理以及合理程度如何,是关系到教育能否优化发展,教育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列宁运用经济决定教育,而教育的发生又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的辩证法去评价教育的经济效益,使得俄国后来的教育和经济都得到较快的发展。这对我们合理地评价教育的作用无疑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片面地低估教育的经济效益,只看到教育的发展要增加经费同时不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一面,而看不到(1 )教育的投资性质;(2 )教育一旦发生,经过一定时期改变劳动者的智力素质,然后高层次地作用于生产过程,会给经济价值带来级数增殖的效果;(3)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与广泛作用,使人们日常经济生活合理化,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潜意识功能。这种片面性的方法,势必产生教育的片面纯消费性观点,不合理地一刀切为非生产部门。在这样一种思想指导下,必然导致与此相关的两种错误倾向:其一是必然在经济研究或国民经济增长问题讨论中轻视教育因素的作用或功能的分析。只要比照一下苏联和美国关于教育在国民收入和利润增长所起作用的数据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忽视对国民经济发展是何等的有害。如据前苏联中央统计局分析资料:苏联在1971—1975年国民收入增长额的80%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而其中37.1%是靠提高工作人员的教育和技术水平获得的。同时由于教育对经济活动的作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节约了2000万人的劳动,1976年节约了4000万人的劳动,节约材料约30亿卢布[2](P69)。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亦作过这方面的统计分析。他的分析结果是,美国在1900—1958年的经济发展中,对物质资源的投资增长了4.5倍,对劳动者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投资增加了8.5倍,而前者使利益增加了 3.5倍,而后者使利润增加了17.5倍,美国经济增长的68%是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的。据此,我们的结论自然是,“智力投资(教育投资)应先于经济建设”。其二,在这种片面性思想方法指导下,必然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摆正对教育投资的位置,使教育产业难以形成,或教育产业极其落后,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这就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作用。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现阶段表现出来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缓慢,互扯后腿而不能协调促进,很大程度上与这种片面性思想方法有关,或与对教育的经济评价简单化有关。 
这里列宁的思想方法还启示我们,应看到教育对经济发生作用的多层次性:有直接为三大产业部门提供合格的劳动者;有直接为经济管理部门提供合格的管理者;有为教育部门本身提供合格的教育者;有为上层建筑部门培养人才等多种层次。区分这些层次有利于合理评价教育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对经济教育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必须善于运用纵向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比较研究方法。 
列宁在其文章或讲话中经常运用比较法分析说明问题,他要求在运用比较法时,不仅要有纵向比较分析,即对某一问题作历史前后的比较分析,比较结果如何,分析是发展了还是后退了,说明了什么,等等;还要有横向比较分析,即对同一问题作不同空间位置的比较分析,找到与他人的差距,以便决策。对十月革命后俄国国民教育部只对教育经费作纵向比较,不作横向比较,列宁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国民教育部大吹大擂地说,它的开支增加得特别快,从1907 年的4600 万卢布增加到1913年的13700万卢布,这的确增加了很多,在6年里增加了将近两倍,但……没有理由忘记,一些小得可笑的数字也用百分比法来计算它们的增长情况,那它们的增长速度永远是‘很大的’, 如果一个乞丐有了3个戈比,你又给了他5个戈比, 那末他的‘财产’立刻就有了‘很大的’增加,整整增加了167%。”[10](P124 )但只要对此作一下横向的比较分析,就可看到“俄国国民教育的可怜状态”。因此“国民教育部如果不想蒙蔽人们的意识和掩盖俄国国民教育的可怜状态,那末它应当提出我们现有的开支数同一个文明国家所必需的开支数相比较的数字,而不应当提出我们今天 5个戈比,那末他的‘财产’立刻就有了‘很大的’增加,整整增加了167%。”[10](P124 )但只要对此作一下横向的比较分析,就可看到“俄国国民教育的可怜状态”。因此“国民教育部如果不想蒙蔽人们的意识和掩盖俄国国民教育的可怜状态,那末它应当提出我们现有的开支数同一个文明国家所必需的开支数相比较的数字,而不应当提出我们今天5个戈比同昨天的3个戈比相比较的数字。”[10](P127)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亦犯有类似列宁在此所指的错误,比如只对教育经费作历史前后的纵向比较分析;对基数很小的教育投入数字安于以百分比法来计算和说明其增长速度,甚至进一步作“文字加工”,“数字加工”,把“增长”吹大,把教育“政绩”吹大。在改革开放将近20年的新时期,一些人仍把国外行之有效的一些经验看作“腐朽的东西”而抛弃,基本上不与国外作相关的比较分析。这势必使人们只看到纵向的增长速度,且是“很大的”增长速度,“很好的”成绩;看不到与国外的差距,或真正的差距;自觉不自觉地在思想上形成一种由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产生的安于现状的堕性,形成不了教育与经济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动力和紧迫感。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教育的落后状况,改变经济与教育相互脱节的格局,必须在研究上既要作纵向的比较分析,也要甚至更要作与国外相比的横向比较分析;在立体比较分析中发现问题,找出与国外的真实差距,寻求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教育经济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3.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从社会经济的实际出发。 
这“实际出发”包括需要与可能。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1](P505)。列宁根据俄国十月革命后迫切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恢复和发展经济,而居民又有强烈的识字愿望,“迫切要求获得知识自由教育和自由发展”这些实际需要[1](P816),提出要“把重心转移到文化建设方面”,大力发展教育[3](P687),使俄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9 —49岁的识字人数由1897年的28.4%增加到1920年的44.1%和1926年的56.6%;受过高、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的专门人才由1913年的19万增至1928年的521万[12](P596),且宏观经济社会效果显著。这里启示我们, 要真正发展我国教育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研究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并据此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持续发展的模式。一些人深有感慨地说,为什么我国的教育老是跟不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我看问题的关键在机制,在于经济对教育的需求机制和教育对经济的供给机制难以接轨,在于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而其原因又在于未能在教育与经济这两种存在极大目标(与性质)差异的体系中找到真正的共同点与共通区间,未能找到两大体系有机统一的区间,从而使两大体系难以贯通。现实经济生活中,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与收入水平“倒挂”现象,“知识不值钱或值钱较小”现象等都足以说明这一点。这固然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有教育与经济这两类体系对立较大的问题,有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变型中对这两类体系的共性认识和兼容解法有一个过程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并必须取得共识,这就是解决这种相悖问题的总的思想方法必须建立在兼顾一般与特殊的基础上。具体来说,就是在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中国特色,也要尊重世界一般,中国特色不是自命的中国特色,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它是融汇在世界体系中的中国特色;既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也要重视教育经济的特殊性;既要尊重社会总产品的一般性,也要重视教育产品的特殊性;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要明显体现出教育子市场的长远发展要求,在社会总产品分类中明显地体现出教育产品的特殊性质,另一方面在教育子市场、在教育产品分类中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的一般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或在一定范围上体现市场经济的自主权选择原则与公平(等价)交换原则。 
列宁的教育经济思想与方法还启示我们,教育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经济落后,目前尚处于艰难转型发展中;人口多,占世界总人口的1/5;大国的各地经济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和重视教育经济的先行发展与后行发展的区别对待,尤其是两者的相互衔接问题。在教育投入方面,要利用体制转型期的正面效应,通过体制改革、机构精简、节省财政开支、调整投入结构等途径,在各级经济预算中适当增加教育投资的比重;多方动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社会对教育投资的自觉性与份额;加强各级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对教育投入的监督,使之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教育经费的实际增长;当然也要使各教育单位正确地看待和科学地分析现时我国经济起步阶段各方面都大量需要资金的“缺口”和“资金饥渴”实际,进一步深化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增强教育部门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抗击大浪,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育产出方面,从与经济学关于产出理论相通的角度分析,教育部门培养人才,使人们在接受教育前后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素质或知识内涵应属教育产品、教育劳务,或称狭义的教育产出。要达到教育与经济接轨、贯通的目的,必须在产出方面注意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做好正规教育;一是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调动各地各单位办学的积极性,运用现代教育通讯技术,大胆创新,进一步开拓社会多种教育培训渠道,健全和发展多种网络办学形式,如远距离教育、电化教育、函授通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公司教育、再继续教育、各种中短期技术培训或进修,还有指导自学成才教育等,以适应经济多元化、经济技术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增强教育与经济的兼容性。从更广义的角度分析,更新的、更多样的办学形式,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去学习,去更新知识结构,上新档次,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改进与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收稿日期:2000—10—15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苏联中央统计局编.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M].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列宁选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列宁选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列宁选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列宁选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列宁选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列宁选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12]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2 卷)[M].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