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邓小平对毛泽东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新发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498  更新时间:2006-4-5 2:10:57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 正 文 】
邓小平从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出发,全面地总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继承并丰富了马列主义文明理论和毛泽东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一、邓小平将精神文明建设内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中给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稳压器”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同时又给予经济、政治以影响和作用,从而阐明了文化的重要地位。毛泽东还根据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不可分割的客观规律,提出了既要做好物质文明建设工作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针。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寓于经济工作之中,两项工作一起做,不能孤立地去做。毛泽东这些真知灼见,为我们在新时期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昭示,如何处理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大难题。许多国家在这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中国也不例外。勿须讳言,毛泽东在开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特别是他的晚年,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违反自己早先提出的正确思想。毛泽东热切希望中国繁荣与发展,并希望找到一条使经济发展与道德完善并行不悖的理想发展道路。当他敏锐地感到发展与道德有矛盾时,便将目光集注于道德、政治、精神、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等方面,把他们置之于发展、经济、物质、经济基础、生产力之上,并过分夸大它们的作用,导致道德、政治、精神的空泛化、抽象化,使生产力、物质文明建设遭到巨大破坏。究其原因,既有包括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某些论断的抽象理解,也包括对国内情况的错误估量。如果从现代化角度来考虑,毛泽东未能把经济、政治和文化置之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中加以全盘把握,统筹兼顾,可能也是产生政治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严重脱节的重要原因。
现代化作为进步潮流,正在世界泛起。中国必须实现现代化已是全国人民的共识。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现代化。毛泽东进行艰辛的探索,但不成功。邓小平顺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担当起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新道路的重任,为中国设计出一条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发展的整体现代化道路。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页。)在这里,邓小平已经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目标清楚地提出来了。
如果说社会主义社会同其它任何社会一样,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构成的统一整体,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是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倘若只追求某方面的单兵“突进”,那么社会的发展只能是畸形的、甚至是残缺不全的。邓小平把精神文明建设连同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一同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中,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那些最先受益于工业化的西方各国,发展到今天,虽然物质上富足,但道德沦丧,价值观紊乱,社会呈现出一幅病态景观。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自己破坏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文明,如通过高消费刺激大规模生产。20世纪中叶后,资本主义世界以物质占有和鼓励享受证明自身的正确。在生产和工作的领域里,它虽然不乏鼓励勤奋与自制,献身于事业和成功以及有远见行为机制,但在消费领域里,它培养的却是及时行乐、挥霍浪费和炫耀以及寻欢作乐的末日心态。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是后发式的,如何才能既要使经济快速发展,又要避免发生西方社会上述种种弊病呢?邓小平找到了一把金钥匙,解决了毛泽东当年百思而未得其解的难题,这就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又不是片面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现代化。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包括理想追求和道德要求。这种文化内涵不仅将体现在人的素质的塑造上,而且将体现在制度的构建和发展的方向上,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的现代化打上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文化烙印,从而把历史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可以说,邓小平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的总体框架中,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历史理性反思得出的科学结论。
邓小平把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统一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中,使它们的建设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并使它们在这个总体框架中形成巨大合力。这就既避免了那种忽视经济建设,单纯追求思想道德先进的左倾错误的发生,又防止了那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只顾经济增长的右倾错误的出现,从而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稳压器”。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