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中的科技战略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449  更新时间:2006-4-5 2:10:41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 正 文 】 
邓小平作为一位杰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他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针对当今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趋向,概括人类对科技的新认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把人类对科技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奏出了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邓小平关于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战略。在邓小平的科技战略观中,科技与教育、人才、改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中特别闪光的篇章。 
一、邓小平科技战略观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当代科学技术革命进行考察研究,深感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 
(一)从现实的差距中产生紧迫感 
在文化大革命中,尤其从1975年起,邓小平看到“四人帮”闭关锁国,扼杀科学文化与人才的倒行逆施,把科学技术与革命对立起来,忽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使他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抓住各种机会学习和考察科学技术。“四人帮”一倒台,他主动提出抓科技和教育。1978年10月访日时,应邀参观日产汽车公司的工厂,着重参观了应用新科技设备的车体工厂和组装工厂,以及日本的钢铁大本营——新日钢铁公司君津钢铁厂。这使他亲眼看到中国因长期忽视科技而造成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巨大差距,坚定了在中国经济建设中一定要抓管理和利用新科技实现现代化的决心。中国的生产系统也要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1979 年2月,邓小平访美参观航空航天局的航天中心,当代世界的科技新成就,更使他增强了紧迫感。针对20世纪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科技对当代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的新现实,以及中国在科技与经济、社会相结合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积粉碎“四人帮”后在国内外实践活动的感受和在理论上的探索,邓小平在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他说,“从长远来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技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二)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是无可非议的。由于提出“第一生产力”与传统观念相矛盾,使他遭到了非议和责难。邓小平并未因此而放弃这一思想,而是促使他作进一步的理论思索和实际考察。1991年初,邓小平根据实践的推移和理论论证,再次认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作了更肯定的表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认为,应该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特点,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巡视时,把考察高新科技产业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一步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得到了科技工作者的肯定与赞同,使他更为坚信和肯定。他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他还指出,近几十年我国科技进步很大,希望在90年代进步得更快。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二、邓小平科技战略观的基本内容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国际间科技的竞争正成为经济、军事与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当前科技革命所引起的巨大变革的高度理论概括和战略眼光。其科技战略观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具有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1.科学作为智能因素已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中。邓小平指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劳动力,也都是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相结合的。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当代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这一切表明,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渗透作用日益明显,科学向技术、生产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节奏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势必起到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2.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进步开辟道路并决定其发展方向。邓小平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不只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并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先导因素和发展动力。 
3.科技进步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邓小平认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也就越来越突出地在各方面直接体现为生产力”。他还指出,“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由于这些因素,邓小平果断地把科学技术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而这种地位的变化,并非把科技作为生产力基本要素之一加入其中,而是看作能无限增值的资源本身。它使人们从更高层次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推动力量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二)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 
当今世界的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则主要是科技的竞争与人才的竞争。但科技与人才的竞争,都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因此可以说,世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在这个意义上,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掌握了21世纪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正因此,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和基础工程。 
1.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比较落后,要在本世纪末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历史任务,使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必须走出一条既有高的速度又有好的效益的路子,就必须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2.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邓小平认为,要站在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度,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教育的内容。 
3.改革教育体制,实行“三个面向”,即,一是面向现代化,使教育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方向,对于不相适应的内容和方法,必须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二是面向世界,适应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学习外国的新成果、新经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不断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三是面向未来,使教育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个面向是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面向现代化是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基础、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与科技和人才息息相关,而且对人才培育的水准和要求更高。三个面向,不仅指明了教育调整改革的紧迫任务和战略方向,也体现了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 
在教育问题上,邓小平说:“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又说:“教育方面有好多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出人才、出成果”。 
(三)人才是一切问题的关键 
在邓小平的战略思想中,科技、教育、人才是三位一体的。当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首先看到的不仅仅是科技成果及转化的速度,更着眼于创造和应用科技的人才力量及其载体。 
1.重视科技,就必须重视人才。邓小平一直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他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最重要的,他最关心的还是人才。无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改革开放,他最关心的是人才,最担心也是人才。人才是思考一切问题的焦点和核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技和教育,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和总目标出发,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用世界和未来发展的战略眼光考察人才问题的结果。 
2.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既然是第一生产力,而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则是科技的载体,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部分,是第一生产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进步、政治繁荣和社会进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开发人力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这是因为,物化智力和知识资本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而是由智力劳动把它们转移到商品上的。原来智力劳动凝结在物化智力和知识资本的知识价值,都是通过智力劳动者的劳动转移过去的。没有这种智力劳动,也就不会有科技成果及其转化。 
3.人才问题的紧迫性。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思想和小生产观念的束缚,我国存在着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特别是文革时期所造成的严重恶果,使我们国家丧失了十多年发展的大好良机,使知识分子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一方面人才严重匮缺,同时许多科技人员又无用武之地。一方面抱怨科技成果太少,同时却有大量科技成果搁置浪费。因此要向科技现代化进军,就必须高扬知识与人才的价值,解放知识生产力,建设一支浩浩荡荡的又红又专的科技大军,培养一大批第一流的专门人才和综合型人才。 
4.建立人才涌流的机制。为使人才尽快成长,脱颖而出,邓小平提出,必须对现行的人事管理进行大胆改革,建立健全新的识人、用人制度,努力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和良好环境,真正做到真心爱才、精心育才、大胆选才与合理用才。干部制度改革的方向,必须逐步以科学的考任制代替推荐制,采取明确的责任制和目标管理,使职、责、权、利相结合,政治上予以信任和依靠,生活上予以关心和爱护。要允许人才流动,打破地区、行政界限,对各方面的人才进行合理调整,实行人才分流,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分流出相当力量兴办科技实体,发展高新技术,开拓与科技进步有关的新兴第三产业,为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走向经济主战场,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从而造就人才脱颖而出、大批涌现的制度与环境。 
(四)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在如何科学地组织管理和领导好社会主义的科技事业问题上,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我党领导科技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搞上去,关键在于我们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实践证明,要尽快发展科学,必须有党的正确领导,才能把握科技的发展方向,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联合攻关,完成复杂、综合和重大的科学技术任务,使科技队伍迅速地健康成长,并统一协调,把科技的发展纳入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轨道。邓小平认为,要做到“善于领导”,首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即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创造,但同时又不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要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其次,要组织好科技队伍,在科技战线建设好两支队伍,即广泛开展群众性科学实践活动的科技队伍和高水平的专业科技队伍,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有攻克难关的尖兵,并抓好既有战略目标又符合国情的科技发展规划。第三,改善专业科研机构中党委的工作方式方法,要变外行为内行,取得领导的发言权和主动权,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党委不包办一切,尊重和支持业务领导干部行使职权,坚持群众路线,在科技工作中听取专家的意见,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学术交流,反对互相封锁,党委主要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并通过抓科研计划,组织好力量,做好后勤工作,为科技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第四,衡量科研机构党委工作好坏的标准,是“出又多又好的科学技术成果,出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出成果,就是要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此,邓小平提出,对科学家一概不要用行政事务去干扰他们,要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解除后顾之忧,尽力使他们能集中主要精力去钻研业务。出人才,就是要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科技队伍,争取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在红与专的关系问题上,邓小平认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这固然是专的表现,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红的表现”。“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对科技工作者劳动的尊重和对人才的爱护,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三、邓小平科技战略观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我国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加快发展的机遇。邓小平的科技战略观,其根本点在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能不能尽快地把科技搞上去,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国家的强弱与安危。 
在邓小平科技战略观的指导下,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科技的能量,不断地解放科技生产力。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大投入力度,大力进行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为了解决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效益不高等问题,还必须进一步用邓小平的科技战略观武装国人的头脑,真正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科技创新的理念。 
在邓小平科技战略观指导下,为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已着手改革办学体制,优化教育结构,重点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并开始推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尽管这需要一个相当过程,但毕竟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坚持下去,国家就有希望。邓小平早就指出,“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观,还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指明了方向。邓小平站在时代高度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及其科技战略观,既是对近二三十年来世界科技发展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揭示。它突出了科技与知识的巨大价值,揭示了现代科技革命的出现,使科技参与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而引起革命性变革,越来越朝着知识型智能型方向转化,朝着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已成为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这不仅是一个改革家对当代形势的深切把握,也是一个战略家对时代走向的驾驭。 
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以20年改革开放为新的起点,实施新的科技战略,依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力量,就一定能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