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357  更新时间:2006-4-5 2:10:21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关 键 词】邓小平理论/现代化 
【 正 文 】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现代化又是其主旋律。这是由我国当代面临的历史任务所决定和要求的。80年代以来的2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是以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为指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胜利。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并在现代化的实践中发展了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站在世纪之交,学习和回顾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于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无疑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当然,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博大精深,本文只能有重点地略述其梗概。 
一、目标:从“四化”到富强、民主、文明 
实现现代化,是我国几代人孜孜以求的理想。什么是现代化?或者说我们搞现代化,具体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历史学和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以及哲学、未来学的共同课题,有过不尽相同的答案,近几年来更有若干引进、探索和研讨。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目标既要与当代世界接轨,又要有自己民族特征和制度特征,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概念和经验。 
60年代起,我国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简称“四化”,指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的现代化,以经济现代化为中心,抓住了整个现代化的“牛鼻子”。随后,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当时,他谈到经济体制改革,也谈到政治体制改革,并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和内容,归纳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并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当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同时,他谈到物质文明建设,也谈到精神文明建设,如讲:“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类此说法,比比皆是。综合这些论点,归纳起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和基本内容就是经济、政治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后来,邓小平肯定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口号,体现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目标定义,一直沿用到十五大报告。富强是指经济,或再包括科技;民主是指政治,与法制相结合;文明是指精神文明,包括科学教育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还与党的建设相联系。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动态过程中,经济的现代化固然是中心,但是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如果没有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与改革同步,那会是跛行的。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应当是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综合发展和综合改革的进程。世界历史告诉我们,不少国家都在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前进的步伐有快有慢,达到现代化的程度有高有低,原因十分复杂,而能否做到综合发展和综合改革往往是其主要的或重要的原因。 
1997年召开党的十五大,江泽民所作报告提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他说:“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报告在进一步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明确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后,接着以连续一章的恢宏篇幅,分别论述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条理非常严密,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整体性。这些都围绕着下世纪的目标,就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五大前后,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是循着这个总目标进行的。十四大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党的建设、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了规划和部署。1999年是建国50周年,回顾这半个世纪和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特别是最近几年,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卓越成就,如政府机构的改革,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学习活动,都有新的开拓,出现新的景象,更不用说十五届四中全会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了。2000年3 月召开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进一步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和政府自身的建设。这些都表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正确的、清晰的和完整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有效的、并有发展的;坚持这个目标,奋斗不懈,也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二、战略部署:分三步走,走了两步 
有了目标,如何实施?原来在多数人的心目中,总感觉现代化是遥远的事,与现实有很大距离,可望而不可即。缩小这个距离,把前景与现实相衔接,化理想为行动,邓小平设计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邓小平文选》中讲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分步目标,不下20多次,几乎是年年都讲,每年要讲好多次。在思考过程中,大的方面一以贯之,小的方面有所调整。最早是分两步:小康和现代化;最后是分三步:温饱, 小康和基本现代化。每一步的具体要求,先后也有变化,表明了他的反复斟酌和深思熟虑。分三步走,他有参照系,就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多少美元,也是为了与国际接轨。 
邓小平的战略部署,含义十分深刻。这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确定的,既是雄心壮志,又是实事求是;采取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从量变到质变,是科学的;又不单纯是经济问题,还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分三步走,把现实与前景联系起来,实现现代化成了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东西,就能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树立一定实现的决心和信心。 
20年来,在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指挥和组织下,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着这个目标走去。如前所述,“做起来可不容易”。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和十四大,对此都有具体规划,不断总结经验。克服种种困难,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如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纲要》中,就有不少新的安排和决策。到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是,由于原来预期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2亿内,实际上被突破了,于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仍要到本世纪末才可望达到。 
第一步战略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是针对原来还有部分城乡居民缺衣少食、基本生活没有保证而言。这是一个千百年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也是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解决的共同问题。中国历史有5000年,从来没有真正实现温饱,原因之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原因之二是处于剥削制度下。过去所谓盛世,从汉唐到清朝康熙、乾隆(后者被电视电影炒得很热),始终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建国后,情况起了根本变化,但是到1978年,邓小平知道,“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放眼世界,1996年安南刚刚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发表《让我们开始一个康复时期》的讲演透露:当时全世界60亿人口中,有1/6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近2亿5岁以下的儿童患极度营养不良症,近1/5的人没有饮上卫生合格的水,10亿人是文盲。合起来看,70年代末,我国人口占世界1/5强,贫困人口占1/4,也就是全世界四个穷人里有一个是中国人。经过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脱贫面超过90 %, 现有的贫困人口只占世界的1/20。2000年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权发展50年》,其中谈到生存权和发展权,举出的数据是:20年共解决2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其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8年的4200万, 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4. 6 %, 贫困人口的年均收入由1985年的205元提高到1998年的1318元,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1999年,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全世界许多地方贫困人口普遍增加的时候,中国是个例外”;“中国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现在有人认为,解决温饱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竖看历史,横看世界,实现现代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 
第二步战略目标是达到小康水平。小康的概念由来已久,无论称小康生活或小康社会,一直是各个时代人们追求的初步理想。邓小平拿过历史的接力棒,赋予新的含义,具有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这可以认为是走向现代化的又一起点和又一阶段。至于如何解释?他说过:“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还说过:“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这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对动员群众发展经济有很大的吸引力和鼓舞力。对小康目标的内含和量化,为了统一标准,有关部门曾经确定具体的数量界线,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800美元,人均收入1700元(城乡有别),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 %—50%以及平均期望寿命、人均居住面积、义务教育普及率,等等。对照这些标准,90年代以来,新闻媒体发表过多次报导,使全国和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勇奔小康的辉煌业绩。如1997年9月1日新华社发的电讯《中国人离小康越来越近》,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看,主要是:(1)食,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恩格尔系数在1995年进入50%以下,1996年又下降1.3个百分点; (2)衣,脱下蓝、灰、黑色制服10多年,越穿越讲漂亮、得体、舒适;(3)住,到1996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8.94平方米,农村达21.7 平方米;(4)用,继“老三件”之后,“新三件”兴起,普及率提高,还出现了“新新三件”,即电话、摩托和电脑。这两年,除有不少市、县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省、市先后宣布实现小康或接近小康,可望在世纪末全面实现小康外,其他地区也表示了有此信心。 
实现小康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人们在评估小康水平的同时,也开始对照现代化标准,衡量着进度。什么是现代化?有关部门还未界定具体指标,理论界参照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英克尔斯提出的10项数据,包括现代化、城市化、社会化、知识化等方面,以人为本,大体上可以计算。最近,有人以1998年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我国的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比1993年上升6位,按现代化指数为81.9 %(最高的美国为277.7%)。这些只是探讨, 但也验证了邓小平的分三步走部署是科学的,20年来的实践也是成功的! 
三、动力: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明确了目标、安排了步骤后,付诸实施,必须有具体的对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的基础上,总的对策是“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邓小平说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江泽民在十四大的报告中也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80年代和90年代,是推进现代化、实现第一、二两步战略目标的20 年, 也被称为改革开放的20年。可以认为,推进现代化,改革开放是动力和手段。与此相关,还有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问题。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进现代化,早就要求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的轨道上来,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来又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技术创新,都是上述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我们不妨认定,实施现代化的对策框架是三维的,即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20年来的实践,就是以此三者为主线,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简述如下: 
(一)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起源较早。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经过“三面红旗”的挫折,就开始有反思,在发展战略上,也在管理体制上。再经过“文革”的挫折,邓小平一度复出,大抓整顿,其实就是某种改革。直至“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全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有必要也才有可能对前20年经济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的局面重新进行思考,邓小平就及时提出了改革的课题。他曾强调:“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可见,改革为现代化服务,现代化靠改革推进,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要改革,怎么办?最重要的是择定目标模式。这从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再认识入手,80年代初有过几场热闹的研讨和争论。当时有两个背景:一在国内,毛泽东讲过经济核算和价值规律,陈云讲过“大计划、小自由”,顾准和孙冶方讲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二在国外,苏联和东欧各国都刮起一股改革之风。虽然,要完全跳出旧框架很不容易,但是终于一步一步地有所突破,先后有过“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提法,有的写入了党的文献。邓小平对改革的不朽贡献是经过多次酝酿,最后毅然择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一锤定音,为深化改革开辟了正确的新路。正如江泽民在十四大的报告所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确定改革的目标模式后,进一步具体化,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任务。这里不谈细节,仅谈大干。党的十五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就有不少亮点,例如: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认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并有多种实现形式;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等等。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作出《决定》,更有进一步的具体设想,如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行业和领域上有所划分;对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也有一套具体办法;等等。有人认为,这些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总的表明,改革在深化,推进现代化的动力在加强。 
(二)开放: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邓小平谈改革,往往与开放相提并论,认为开放也是改革,改革也需要与开放联动。他是对外开放的首创者,在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就提出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从《邓小平文选》二、三卷来看,谈到开放有上百次,并且都与现代化建设相联系。除了从理论上说明必须开放,否则就要落后,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开放是为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外,邓小平还有一系列的具体对策并组织实施。80年代初,先是在广东、福建试办四个经济特区(后加海南);随即在沿海地区开放14个港口城市;再从沿海扩大到沿边和沿江,并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连同内地省会,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与改革一样,开放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邓小平的开放思想和开放战略,在后来的年代里得到进一步的实施和发展。十五大强调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开放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还强调要努力提高开放水平,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积极合理地利用外资。在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并扩大到亚洲和大半个世界后,我国采取正确的对策,如稳定人民币币值,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博得世人称赞。这两年,克服种种困难,我国进出口有所增长,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占的比重有所提高,目前已居第9位, 利用外资居第2位,外汇储备也居前列。几个经济特区持续发展, 如深圳的人均GDP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发展也快。总的表明, 开放取得辉煌业绩,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越来越大。 
(三)科教兴国:现代化的直接路径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始终把科技和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战略设想,并制定具体对策。《邓小平文选》中这方面的论述很多,不少已为人们耳熟能详,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82年,他讲到20年内我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时说:“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学习邓小平理论,我们的体会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生产力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的支撑。1995年5 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国各省市区和部门也先后提出“科教兴省(市、区和县)”、“科教兴农(工、贸等)”战略。在某种意义上,“科教兴国”为现代化指出了一条直接路径,循着这条路径走向前,就是一步一步逼近现代化。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把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这几年,无论是农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业的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改造和新兴,都靠不断地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为此,制定了“863 计划”和“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教育事业同样得到发展和提高。面对全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提出了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一起,成为推动现代化的双轮。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大力为中小学生“减负”,都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以及人才辈出,人们深深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已经到来!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卷,1994.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卷,1993. 
[3]沈立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江苏:南京出版社,1998.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