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小康·现代化·西部大开发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2410  更新时间:2006-4-5 2:10:07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关 键 词】邓小平/两个大局/构想/西部大开发 
【 正 文 】 
目前西部大开发已经提上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的日程,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面向新世纪,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第三步目标的战略决策。“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不仅体现了邓小平的远见卓识和高超的治国艺术,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勾画了蓝图,而且也为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习和把握邓小平“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个大局思想:审时度势,着眼于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选择 
1988年9月, 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408(注释99)、277、373—374、374、352、278、278、374、374页。)这是邓小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战略选择所作的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是“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一次坚定而明确的表达。伴随改革开放的历程,邓小平第一个大局思想已经变为现实,现在对这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的提出和实施进行一些回顾和研究仍然是十分有益的。 
在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上,邓小平认为,首先要加快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并带动内地发展。这是他第一个大局思想的基本含义。这个思想, 虽然是 1988年明确表述的,但可以追溯到更早些时候。早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著名讲话中,他就指出:“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他同时郑重指出:“这是一个大政策, 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这是许多人熟知的一段话, 但人们解读这个大政策时,往往侧重于从分配角度去把握,而忽视了它所表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这个大政策,不仅仅是对分配制度上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突破,而且也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开始转变。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内地的经济建设尤为关注,从总体上看,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其中长达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甚至发展到畸形的地步。当然,这是同当时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经济体制及对外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密切相关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已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继续贯彻平衡发展战略,显然已经不适应了。东部沿海地区客观上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将丧失历史赋予的难得的机遇。邓小平提出的大政策,实际上是梯度发展战略的一种表达,即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加快发展,以带动其他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波浪式发展。正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从1979年起,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相继建立,沿海14个城市对外开放,并在沿海地区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的作用日益增强,沿海地区经济由于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也日显勃勃生机。对此,邓小平给予了高度热情的关注,1983、1984年先后视察了江苏、浙江和上海等沿海省市以及三个经济特区,充分肯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和政策,对沿海地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七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梯度发展理论”,在空间布局上国家也加大了对东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这个大战略有力地推动了东部地区的发展,并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持因素。正是基于实践提供的新经验,1988年1月,邓小平在一个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报告中指示:“完全赞成。特别是放胆地干,加快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408 (注释99)、277、373—374、374、352、278、278、374、374页。) 1988年9月,面对治理整顿国民经济环境的形势, 邓小平提醒大家:“无论如何不能损害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408(注释99)、277、373—374、374、352、278、278、374、374页。)正是在这次谈话里,他把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带动内地发展提升到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来对待。从大政策——大战略——大局的演变轨迹的回顾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邓小平提出第一个大局的思想不是偶然的,而是以改革开放实践为基础,长期观察和思考的成果。 
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成为八、九十年代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这是本世纪末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达到小康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然战略选择。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第二步,是迅速摆脱当时贫穷落后状态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阶段。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第三卷可以看到, 自1979年他首次使用小康概念、提出小康目标后,在对内对外谈话中,先后阐述和引用它达十多次,而且被称之为“雄心壮志”、“政治目标”,可见它在邓小平心目中的分量,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意义。用20年左右的时间,翻两番、达小康,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时不我待。如何在这段时间内,抓住机遇,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达到整体效率的迅速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自然成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问题。因此,必须借鉴世界大国经济发展经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发展战略决策上的经验教训,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审时度势进行决策。我国幅员辽阔,东部西部的差异很大。面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较为发达、人文资源丰富,如果采取重点支持的政策,较之于中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对外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发展,达到迅速提升综合国力的目的,这是确保实现小康目标的捷径。这个大局的确定和战备选择的正确性已经为实践所证明。1998年,东部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4.8万亿元,相当于1994 年全国的生产总值。(注:陈锦华:《物质条件和延安精神是西部开发的两大支柱》,《人民政协报》2000年3月2日。)可以说,得改革开放之先的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的重心。可以预计,也是中国经济21世纪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现在回过头看,邓小平第一个大局的思想是何等富有远见! 
由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支持的力度逐步加大,从“八五”开始,强化了扶持贫困地区的政策,进行一批特大型、跨世纪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东中西区的经济合作范围逐步扩大。在全国的经济布局中,初步形成的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欧亚大陆桥经济带,都直接延伸到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1998年西部十省、市、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1万亿元,相当于1986 年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注:陈锦华:《物质条件和延安精神是西部开发的两大支柱》,《人民政协报》2000年3月2日。)据国家统计局公报,199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3万亿人民币,按现行汇率计算,逼近一万亿美元大关。 今年是进入小康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最后一年,这个目标完全能够实现。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邓小平第一个大局思想的贯彻实施,那将是怎样一种局面! 
第二个大局思想:实现现代化第三步目标和共同富裕的战略思考 
在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目标就是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如果说,邓小平第一个大局的思想是着眼于翻两番、达小康第二步战略目标,那么,第二个大局的思想,则是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战略思考。1988年,当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时,何时从第一个大局转向第二个大局尚无肯定的设想。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则明确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408(注释99 )、277、373—374、374、352、278、278、374、374页。)这表明,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是前后衔接、紧紧相扣,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达到小康水平必须实行发展大局的转移,即“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这是同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价值目标一致的。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和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第三步要达到的目标。而“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408(注释99)、 277 、373—374、374、352、278、278、374、374页。)事物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判断的那样,在实施加快或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过程中,东部地区从八十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而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东西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以福建、贵州两省为例,1999年两省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3628.04亿元、907亿元,前者是后者的4倍,而1998年底,贵州省的人口比福建还多359万。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与两省的差距情况大体相似。目前,全国经济发展从总体上已达小康水平,但西部地区有的地区有的地方这个目标尚未达到,甚至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有关国际资料显示,地区差距发展过程大体呈现较小——扩大——缩小的趋势,我国现在正处在从扩大到缩小的转折时期。如果不适时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这种差距仍有继续扩大的可能,将会有悖于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实现,有悖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还应该看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表现出来的虽然是经济问题,而我国西部地区大都处于边防前沿,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防巩固、民族大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由此可见,邓小平提出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实行发展大局的转移是深思熟虑的。现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总揽全局、恰逢其时的。 
其次,这是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大家知道,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较之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是一个更为宏伟而艰巨、复杂的任务。这个战略目标是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全国整体目标,是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的目标。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56%,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可以说,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然而,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生态条件相当脆弱,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远比东部地区繁重得多,不是一代人而是两代、甚至几代人才能完成的历史任务。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现代化的难点不在东部,而是在西部,现代化“始于东部,完成于西部”(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408(注释99)、277、373—374、374、352、278、278、374、374页。),这是很有见地的。如果现在不实施邓小平第二个大局的思想,进行西部大开发,更待何时? 
第三,目前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新中国成立后,西部曾经有过几次大发展的机遇,但是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实力较弱,经济体制的局限,加上西部地区自身条件的准备不足等原因,并没有变为现实,而现在这些方面已不是西部开发的障碍,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新课题。这种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扩大内需,拓展国内市场空间为条件。进行西部大开发,西移传统产业,振兴西部经济,缩小东西差距,无疑将会带动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这就是说,西部大开发,已成为全国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和迫切要求。这是就需求一方面而言的。从供给方面来说,邓小平曾说:“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 —278、408(注释99)、277、373—374、374、352、278、278、 374 、374页。)。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如果同东部地区资金、技术、 人才等要素结合起来,将会转变经济优势。今年正式启动的“西气东输”工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将促进需求与供给的有机结合,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一定能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为实现第三步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 
深刻领会邓小平“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加快西部大开发 
目前,西部大开发的浪潮正在神州大地涌动,西部大开发是邓小平“两个大局”伟大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新学习邓小平“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深入领会它所体现的大思路、大战略,对于我们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邓小平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两个大局”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生动体现。他冲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束缚,善于总结历史经济教训,尊重经济发展规律,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情况和变化,提出了“两个大局”,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其科学性。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既要有紧迫感,抓住机遇,敢于开拓,又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起。要把开发热情同科学精神密切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避免少走弯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全面辩证地把握“两个大局”、东西部地区发展的辩证关系。“两个大局”的思想是一个前后呼应、相互贯通的完整的伟大构想。在实施第一个大局构想时,邓小平强调加快东部发展,同时又热情关注西部地区,要求东部地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国家应当从各个方面给以帮助,特别是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408(注释99)、277、373—374、374、352、278、278、374、374页。)在实施第二个大局时,邓小平认为东部地区继续发展,同时应更多地支持西部地区的建设。现在西部大开发东西部关系进入到一个互联互动的新阶段,西部地区需要得到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交流合作与支持,而东部地区的继续发展同样需要西部经济振兴的支撑。西部大开发,无论对西部还是东部地区来说,都是历史性机遇。只有全面地把握两个大局的辩证关系,才能抓住机遇,共谋大局,加快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步伐。 
服从大局,维护中央权威。“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在强调维护中央权威的内部谈话中提出的。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对现代化全局来说,都是局部,但当它在经济发展处于关键部位时,这个局部就具有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的意义,其他地区都要支持和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认为这需要中央权威保证,而不能各顾各、各行其是。有一种议论说,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是东部“剥削”了西部,现在西部大开发,该是东部“补偿”西部的时候了,这显然是不符合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的。如果有这种认识,必然把服从服务于大局看成是“吃亏”,也就谈不上自觉维护中央权威,服从、服务于大局,这是需要防止和克服的。 
实行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在提出“两个大局”构想的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指出,中央宏观管理,要区别于过去,“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408(注释99)、277、373—374、374、352、278、278、374、374页。)。因而,“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408(注释99)、277、373—374、374、352、278、278、374、374页。)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要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法去处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关系,他说:“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408(注释99)、277、373—374、374、352、278、278、374、374页。)东部地区在继续发展的同时,要“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408(注释99)、277、 373—374、374、352、278、278、374、374页。)。 东部沿海地区成功的经验表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动力。东西部的差距,是生产力水平的差距,而要缩小这个差距,关键仍在于把东部地区成功的经验推广到西部地区去,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地区发展之路。西部大开发,必须有新思路、新方法,其要旨就是把国家的支持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东西部地区之间要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实行互利合作。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也应以此为前提。笔者认为,这应该是邓小平实行小康社会管理的思想给予我们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在思路和方法上有益的启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