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试析邓小平的行政效率思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620  更新时间:2006-4-5 2:09:48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关 键 词】邓小平/行政效率/思想 
【 正 文 】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若离开行政效率而谈行政管理,那是毫无意义的。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团核心的邓小平,积几十年的行政管理经验,对行政效率的认识和理解无比的深刻和全面。因而,当我们去领略邓小平的行政效率思想的时候,深感到他对行政效率理论的阐述非常之系统,而且十分的精辟和透彻。无论是对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综观邓小平的行政效率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深刻揭示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行政效率历来是行政管理关注的中心问题,一切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围绕行政效率这个中心的。邓小平在他的一生尤其是社会主义时期的行政管理实践中高度的重视行政效率,并要求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努力提高行政效率。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之所以处于中心地位,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1.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生命线,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行政机关由于有些人往往习惯于公文旅行,划圈推诿,开会空谈,办事效率低,对工作有议不决,一拖再拖,一误再误,使一些本来很简单、很容易办而群众又急需办的事情,迟迟不办,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这样,引起广大群众的埋怨和不满,使这些地方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很不融洽,甚至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失去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正如邓小平所痛斥的:“不少负责同志,对于工作中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不是亲自动手来处理,而是层层下放,然后又是层层上报,结果不是处理有错误,就是处理不及时,使工作受到许多损失。……诚然,这样的干部为数很少,但他们的危害却很大。”[1] 
与此相反,有的行政机关,那里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事效率高,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做了很多群众想做的好事,那里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犹如鱼水关系,政府形象极为良好,领导干部威信也很高。 
由此,我们可看到,效率就是命脉,“效率就是生命”,行政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提高行政效率,可以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密切党群关系。 
2.行政效率关系着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成败。行政效率就是泛指日常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要把管理工作搞好,就必须提高行政效率。也就是说,要以最少的人力、费用和时间,取得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解放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尤其是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讲求行政效率。而且我们又面临着知识经济和处于讲效率的时代,人们的效率观念越来越强,时间的精确度越来越高,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例如,据报载,财政部由于没有及时批复1998年度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文教科学事业费等支出预算(有的延迟半年以上),不仅使预算缺乏透明度,失去严肃性,而且使财政资金不能及时发挥使用效益。又据调查,以前有的港口由于办事拖拉,积压外商货物而受罚,每分钟赔偿损失折合黄金1两3钱,致使国家遭受巨大损失。可见,“效率就是金钱”。如果我们跟不上时代的频率,不讲效率,办事拖拉,施政不快,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就必然耽误时机,就要挨罚受欺,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所以,邓小平非常严厉地告诫人们:“拖拖拉拉,互相扯皮”,“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2]同时, 他又明确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不讲工作效率不行。现在的世界,人类进步一日千里,科学技术方面更是这样,落后一年,赶都赶不上。所以必须解决效率问题。”“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3] 
3.行政效率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准绳。邓小平着重郑重地指出:“我想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4]对此,我们不难看出,政治体制所包括的各项改革, 如组织改革,精简机构,分清权责;人事改革,才职相称,奖罚严明;财政改革,开源节流,收支平衡;机关改革,组织合理,事尽其功;后勤改革,物尽其用,保障供给;等等,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否则,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衡量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改革的成果,关键不在于是否换了班子,而在于是否“真正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应当把效率作为衡量任何改革成败的标准。所以,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它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要做到这些,我个人考虑有三条:第一,党和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体制要增强活力,就是说不要僵化,要用新脑筋来对待新事物;第二,要真正提高效率;第三,要充分调动人民和各行各业基层的积极性。”[5]就这三条来说, 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效率上,因为增强行政机关的活力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 
二、充分揭露并分析批判影响行政效率的原因和现象 
一般来说,要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影响和制约行政效率的种种因素和现象。我们透过邓小平关于行政效率的理论,发现邓小平对影响和制约行政效率的因素和现象不但表现出深恶痛绝,而且揭露得非常充分,分析和批判又相当有力。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呢?对此,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职权,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这无论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或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6]因此,可以这样说, 官傣主义不仅是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而且是行政管理中许多不良现象的祸根,罪恶昭彰。从总的来说,影响和制约行政效率的是官傣主义。但具体来讲,却有如下方面: 
1.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由于机构庞大,副职多,闲职多,人浮于事,只好成天忙于请示报告,批转文件,无所事事;同时,由于机构臃肿,部门林立,层次多,往往因某些部门和环节互不衔接,相互矛盾,而出现扯皮现象,甚至造成对峙和混乱局面,而致使这些部门和环节不灵。这样,必将促成官傣主义的发展,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7] 
2.高度集权制。行政管理必将受制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如果一个国家是高度集权型的政治体制,由于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很难做到政令统一,也会影响行政效率。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高度集权体制,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和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必将严重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邓小平严正地指出:“它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8]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