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转型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整合机理与能力建设方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413  更新时间:2006-4-4 22:30:37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免费获得VIP用户: 按照以下提示点击操作后方可查看文章内容(免费)第一步,点击下面歌曲连接 第二步,点击下面搞大了免费邮箱广告 第三步,点击下面文字连接
从斯德哥尔摩的人类环境宣言到里约热内卢的21世纪议程,人类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实现了一个从消极的环境保护到积极的生态建设,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从预警性的环境运动到自觉的社会行动的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口号,而且是一个跨世纪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向传统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科学方法挑战的一场生态革命。其内涵包括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体制的公平合理、社会的和谐共生、传统文化的延续及自然活力的维系,旨在探讨一种跨世纪、跨区域、跨学科、跨行业、跨意识形态的先进适宜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命素质及生态秩序。这是各国历代科学家、革命家及环境运动人士所梦寐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发展的英文“Development”是指一种渐进的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其对象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组成的人类生态系统。其科学问题的实质可分3个层次: 
l         一是认识论层次:如何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学实质,揭示其复杂的动力学机制与控制论规律; 
l         二是方法论层次:如何去调控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如何去测度系统发展的力度、稳度和可持续性; 
l        三是技术层次:如何去规划、建设与管理可持续的生态社区、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两个多世纪的产业革命和社会发展,以掠夺殖民地生态资产为代价,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中国要在五十年左右时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我们既没有全球广阔的殖民地提供生态资源,也没有两个多世纪的时间缓冲去治理污染。早期工业化国家环境污染和殖民地国家生态破坏的代价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所难以承担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或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错位和失谐,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关系上的冲突和失调。有着几千年天人合一人类生态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必须、也一定能够走一条非常规的现代化道路,开展一场中国式的产业革命、环境革命和文化革命,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一.        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机理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以及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这里的环境 包括人的栖息劳作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构筑设施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包括原材料供给的源、产品和废弃物消纳的汇及缓冲调节的库)及文化环境(包括体制、组织、文化、技术等)。它们与作为主体的人一起被马世骏、王如松称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构成错综复杂的人类生态关系 (马世骏, 1993)。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促进、抑制、适应、改造关系;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储存、扬弃关系,以及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的竞争、共生、隶属、乘补关系。发展问题的实质就是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代谢、结构耦合及控制行为的失调。 
    复合生态系统演替的动力学机制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种作用力。自然力的源泉是各种形式的太阳能,它们流经系统的结果导致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和自然变迁, 特别是从个体、种群、群落到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生物组织的系统变化。社会力的源泉有三:一是经济杠杆-资金;二是社会杠杆-权力;三是文化杠杆-精神。资金刺激竞争,权力推动共生,而精神孕育自生。三者相辅相成构成社会系统的原动力。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控制导致不同层次复合生态系统特殊的运动规律。 
复合生态系统的行为遵循生态控制论规律。马世骏、王如松从中国几千年优良的人类生态哲学中总结出8条生态控制论原理:开拓适应原理,竞争共生原理,连锁反馈原理,乘补协同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多样性主导性原理,生态发育原理,最小风险原理 (王如松1996)。这些原理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对有效资源及可利用的生态位的竞争或效率原则;二是人与自然之间、不同人类活动间以及个体与整体间的共生或公平性原则;三是通过循环再生与自组织行为维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稳定性的自生或生命力原则。 
竞争是促进生态系统演化的一种正反馈机制,在社会发展中就是市场经济机制。它强调发展的效率、力度和速度,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潜力的充分发挥,倡导优胜劣汰,鼓励开拓进取。竞争是社会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生命力和催化剂。 
共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一种负反馈机制,在社会发展中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它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平稳性与和谐性,注意协调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体制、法规和规划的权威性,倡导合作共生,鼓励协同进化。共生是社会冲突的一种缓冲力和磨合剂。 
自生是生物的生存本能,是生态系统应付环境变化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早在3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就形成了一套鲜为人知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类生态理论体系,包括道理、事理、义理及情理。中国封建社会正是靠着这些天时、地利及人和关系的正确认识,靠着阴阳消长、五行相通、风水谐和、中庸辨证以及修身养性自我调节的生态观,维持着其3000多年稳定的生态关系和社会结构,养活了近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使中华民族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胁迫下能得以自我维持、经久不衰。自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服务功能和可持续程度,而自生的动力则是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为一体,吸取东西方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综合历代产业革命、社会革命和环境革命所未完全实现的理想并以生态建设模式去促进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美结合,推动一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一种环境合理、经济合算、行为合拍、系统合谐的协调发展,而这也是自然生态、人类生态和系统生态所追求的生态建设目标。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在于生态综合, 它不同于传统科学分析方法之处在于将整体论与还原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理性与悟性、客观评价与主观感受、纵向的链式调控与横向的网状协调、内禀的竞争潜力和系统的共生能力、硬方法与软方法相结合,强调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类关系的综合;竞争、共生和自生能力的综合;生产、消费与还原功能的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目标的耦合;时、空、量、构与序的统筹;科学、哲学与工程学方法的联姻。 
图1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关系研究示意图 
二、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旨在通过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建设培育一类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吸引力高的生态景观,诱导一种整体、谐同、循环、自生的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孵化一批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适用的生态产业技术,建设一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康实、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 
生态建设中的“生态”是人与环境间高效和谐的生态关系的简称,它既是一种竞争、共生和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又是一种追求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和秩序持续与和谐的系统功能;既是一种着眼于富裕、健康、文明目标的高效开拓过程,也是一种整体、谐调、循环、自生的进化适应能力;既是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产力、保育生命支持系统的长远战略举措,也是一场旨在发展生产力的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革命,是一种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 
生态建设的生态不是回归自然的原始生态,也不是人间仙境式的理想生态,而是积极意义上的发展生态。生态建设既要立足于生存环境的保护,又要着眼于企业经济和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生态建设的重心应放在力度和稳度并重的发展上。 
生态建设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区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腾飞与环境保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的宗旨是通过技术更新、体制改革、观念转换和能力建设去促进全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生态建设的科学实质是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经济系统,运用生态学的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原理调节系统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灵活性与稳定性,发展的力度与稳度, 使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建设的目标应包括: 
(1)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向资源型、知识型和网络型高效持续生态经济的转型, 以生态产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 
(2)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 为社会经济发展建造良好的生态基础; 
(3)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 培育一代有文化、有理想、高素质的生态社会建设者。 
生态建设框架 
生态建设规划应包括结构规划,空间规划,时间规划,功能规划,数量规划。 
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实力建设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生产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企业发展的多样性与优势度,开放度与自主度,力度与柔度,速度与稳度达到有机的结合,污染负效益变为经济正效益。 
生态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有以下特点: 
l         横向耦合:不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 
l         纵向闭合:从源到汇再到源的纵向耦合,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为一体,第一、二、三产业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 
l         区域耦合:厂内生产区与厂外相关的自然及人工环境构成产业生态系统或复合生态体,逐步实现有害污染物在系统内的全回收和向系统外的零排放; 
l         功能导向:以企业对社会的服务功能而不是以产品或利润为经营目标,谋求工艺流程和产品的多样化; 
l         柔性结构:灵活多样、面向功能的结构与体制,可随时根据资源、市场和外部环境的随机波动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及工艺流程; 
l         软硬结合:配套的硬件、软件和心件研究与开发体系,配合默契的决策管理、工程技术和营销开发人员; 

l         自我调节:以生态控制论为基础,能自我调节的决策管理机制、进化策略和完善的风险防范对策; 

l         增加就业: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劳力资源,增加而不是减少就业机会; 

l         人类生态:工人一专多能,是产业过程自觉的设计者和调控者而不是机器的奴隶; 

l         信息网络:内外信息及技术网络的畅通性、灵敏性、前沿性和高覆盖度; 

生态产业建设需要在技术、体制和文化领域开展一场深刻的革命。 
当前,我国市场需求量最大、前景最好的产业生态工程有: 
l         生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工程:将生活垃圾、秸杆、人畜粪便及各类食品工业的废弃物深层利用,循环再生,为社会提供生态合理的饲料、燃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的系列服务。 
l         废弃水分散治理、系统回用及节水生态工程:将雨水、污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一个系统工程,从源、流、汇的各个层次进行废弃水资源分散处理,系统回用及节水设施及工程的生态规划、设计、管理及建设。 
l         清洁能源系统开发组合利用工程:将可利用的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及矿物能在不同用户尺度上组合利用、系统优化,为全社会提供能效高而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利用的能源服务,如热、电、气、冷四联供工程等。 
l         生态复合肥料工程:发展一类可替代传统化肥的以有机肥为主体,复合以各类菌肥和适量无机肥的、速效与长效相结合而又不污染土壤和水体的专用和通用肥及相应的软硬件一条龙服务,实现土壤肥力的持续增长。 
l         绿色化学工程:以示范区的本地资源为基础,研制和生产各种可自然降解,生态健康,生产过程对环境无害,且可循环利用的的绿色化学品。 
l         绿色食品工程:为城乡居民生产、加工各种无污染、低环境影响的粮食、肉类、瓜果、蔬菜、副食、饮料及其加工品等健康食物,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服务。 
l         生态交通工程:研制、开发、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全便捷的交通工具、交通网络及相应的软硬件服务。如天燃气、电或太阳能与汽油组合驱动汽车、用户共享合用的私人汽车等。 
l         生态建筑及生态城镇建设工程:充分利用本地生态资源,能耗低、绿量高、废弃物就地资源化的,方便、舒适、和谐、经济的生态建筑、建材及生态城镇的建设、规划与管理。 
l         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及庄园式房地产业:在荒山、荒坡、滩涂、湿地及矿山废弃地等未被利用的退化生态系统,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利用生态技术恢复植被,造土还田,发展草业、牧业或林业及相应的庄园式房地产业,恢复其生态及经济服务功能。 
l         生态旅游区建设及生态服务工程:生态旅馆、饭店、公园、游乐设施、服务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活力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的基础。人们对“现代化”的发展期望往往集中于工程结构、经济过程及社会功效,而忽视生态资产的流失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而正是这些生态因素与状态,构成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机会与风险。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生态资产的积累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保持: 
l       整合性:地理、水文、生态系统及文化传统的空间及时间连续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l       和谐性:结构与功能,内环境与外环境,形态与内涵,客观实体与主观感受,物理联系与生态关系的和谐程度。 
l       畅达性:水的流动性,风的畅通性,金(矿物质)、木(生物质)、水、火(能源)、土(土壤及其营养物)输入输出的滞留和耗竭程度。 
l       生命力:动物、植物、微生物(包括土壤有机质、水体和大气中的生物群落)的多度、丰度和活力。 
l       纯朴性:水体和大气的纯净度,自净及缓冲能力,景观及环境的幽静度和适宜度。 
l       安全性:气候上、地形上、资源供给上、环境健康上及生理和心理健康上的安全性。 
l       多样性:景观异质性与美学特征、生态系统、物种、社会、产业及文化的多样性。 
l       可持续性:自组织自调节机制,正负联锁反馈强度,自主度与开放度,生态效率与社会效用。 
     城乡建设与人民生活质量关系最为密切,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包括居住条件、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内容。城乡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把人口增长和分布与就业、住房、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多种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体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水资源的安全性、资源利用的节约性、 城镇和社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功能配套齐全性、生态环境的和谐性和友好性,为所有居民提供方便、健康、安全、殷实、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城乡生态建设的目标是: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生态文化为纽带,以生态示范村镇为生长点,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和谐、居住条件舒适、与周边环境融洽的生态型社区,形成覆盖全区的生态城、镇、村网络体系。 
五、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能力建设 
当今世界,人对地球环境的控制能力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类似乎可以全面脱离自然,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但是,人们在欢庆征服大自然的胜利的时候也发现了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惊人退化。随着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全球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频繁、淡水资源的枯竭、以及沙漠化盐渍化的加剧,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弱。随着现代化提供给人的物质享受水平的提高,化石能逐渐替代了自然能,人工控制代替了自然调节,个体人越来越懒,越来越笨,越来越贪,越来越弱。离开了电,离开了自来水,离开了交通工具,离开了高能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都市生活就要瘫痪,现代化城市就要崩溃。在传统工业化模式所造成的物质文明背后是生态野蛮。 
东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简朴和谐的消费方式,和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论手段,是发展中国家一种宝贵的生态财富。如果把这种生态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模索出一条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将有可能脱离坠入生态荒漠的恶运。其关键就在于人类生态关系的诱导。其核心是如何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即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这里的文指人(包括个体人与群体)与环境(包括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纹理或规律, 化指育化、教化或进化。自然的人化加上社会的自然化就是生态文化。从神本文化,人本文化到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之处在于其综合性、整体性、适应性、俭朴性和历史延续性(表3)。 
生态文化建设包括以下领域: 

l       对天人关系的认知(哲学、科学、教育) 

l       对人类行为的规范(道德、法规、宗教) 

l       社会经济体制(制度、机构、组织) 

l       生产消费行为(生产、生活方式、环境行为) 

l       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产品(建筑、景观、产品) 

l       有关天人关系的心态产品(文学、美术、声象) 

l       社会精神面貌(意识、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 

l       生态保健方法(体育、健身、养生、医疗、卫生) 

生态文化不是返朴文化,它在扬弃当今工业文化弊病的同时亦强调发展的力度、速度、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强调竞争、共生与自生机制,特别是自组织、自调节的活力,强调人类文明的连续性。这里关键就在于生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教育对象包括决策者、企业家、科技人员、普通国民和中小学生;教育方式包括课堂教育、实验启发、媒界宣传、野外体验、案例示范、公众参与等;教育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生态健康、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工艺、生态标识、生态美学、生态文明等。行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宣传出版部门、群众团体等。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培育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使生态文化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诱导决策管理行为和社会风尚,在微观上逐渐诱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从金钱、功利取向转向社会的富足、健康与文明)、生产方式(从产品导向转向功能导向,矿物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资源掠夺型向保育再生型转变)和消费行为(从高能耗、高消费、负影响向低能耗、适度消费、正影响过度),促进全社会从物的现代化向天人关系的现代化转变,塑造一类新型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和生态智人。 
六、 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 
    根据科学性、综合性、完备性、简洁性及可操作性原则,我们初步确定了生态建设的功能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功能指标包括富足度、健康度及文明度,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指数、健康指数、生态资产指数、人口指数、贫富差异指数、决策指数、资源利用指数及人居环境指数。其中大多数指标是可测的,部分指标可能从统计部门目前尚难获取,但却必不可少、且经过努力是可操作可测度的。 
功能指标 
]      富足度:  生产能力(力度与稳度、多样性与主导性、开放度与自主度)、 生活质量(收入水平、居住水平、健康水平)及 生态秩序(生物多样性、景观和谐度)综合实力指标平稳增长。 
]      健康度:市场竞争能力(市场信息的灵敏性、工艺和产品结构的灵活性、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外部共生能力(对外部人才、资金、技术的吸引力;对外部资源、环境、政策的高效利用率)及内部自生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减灾防灾能力、自组织自补偿自调控能力)等综合实力强劲,软件功能建设卓有成效,长远发展潜力雄厚。 
]      文明度:物质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程度、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的完善度)、精神文明(价值观念、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及责任感)及生态文明(环境伦理、生态意识、行为导向、奉献参与)发达,人口素质改善迅速,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成为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学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建设模式。 
这三者中,财富是形,健康是神,文明则是本。生态建设必须从本抓起,促进形与神的统一。三大目标是否同时实现,是能否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评价指标 
l         经济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生态型产业指数:(企业ISO14000达标率) 
l         人口指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中、中专入学率) 
l         健康指数: [人均期望寿命+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传染病)发病率] 
l         人居环境指数:(卫生状况、方便程度、犯罪率) 
l         生态资产盈亏率:(土壤有机质含量、森林覆盖率及林木畜积量、水土流失率、土地恢复率、环境污染指数) 

l         资源利用指数:(万元产值能耗 + 水耗) 

l         贫富差异指数:(最富20%人均收入—最穷20%人均收入)/人均收入 

l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指数:(公务员平均文化程度、人大政协提案办案率、人民来信来访率) 
参考文献 
1.           马世骏、王如松, 1993. 复合生态系统与持续发展, 《复杂性研究》, 科学出版社, 239-250 
2.           王如松,2000。 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5),830-840。 
3.           王如松、欧阳志云, 1996. 生态整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 科学通报, 41(增刊): 47-67 
4.           欧阳志云、王如松, 1995. 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自然资源学报, 10(3): 203-215 
5.           Graedel T.E., B.R.Allenby, 1995.Industrial Ecology, Prentice Hall, Engi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6.       Odum, E.P. 1997.Ecology:  A Bridge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ety, Sinauer Associate, Inc 
7.       WCED. 1987.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