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工业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1253  更新时间:2006-4-4 22:30:17  文章录入: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中国文秘网

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角度审视新型工业化,同单纯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观点比较,侧重点必然有所不同。让我们试图探讨一下它对于信息化战略的影响。


新型工业化政策的前后比较

首先应当看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方针,在政策上是连贯的。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所指的“工业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工业现代化,本身就是指整个现代化。“工业化”和“新型”,都是针对整个现代化特征而言的。

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说的是工业化意义上的现代化。我国在走传统工业化道路时期所提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都是这个意义上的现代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指包括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在内的各领域,在实现工业化意义上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时要具备信息化的“新型”特征。

这里的信息化,也是广义的现代化概念,不是特指信息技术和产业,而是指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贯穿国民经济和社会整体的国家战略。与“传统”相比,“新型”主要体现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上。

新型工业化战略既然是覆盖全局、贯穿整体的,当然就必然要求城乡统筹,只有城市实现信息化,没有农村实现信息化,就谈不上全局和整体。因此我们现在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整个现代化战略是一以贯之的。

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就信息化而言,城市信息化、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信息产业的发展,被较早提出。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要全面建设小康,包括农业、农村、农民的信息化,总归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很明确的现实针对性。

我国信息化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其先行领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心集中于城市,集中于工业。无论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还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都是以传统工业化的核心重镇为先导。比较而言,农村的信息化相对滞后。

然而,从根本上说,以城市和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仍然是工业化的典型特征。新型的工业化,作为第三次浪潮的产物,在肯定城市和工业作为经济中心作用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具有一些与传统不同的特征。如“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不是工业化的特征,而是信息化特征;对中国来说,“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离开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特别是离开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也无从谈起。当然不是说,这些问题只与“三农”有关,城市同样存在向信息服务业升级,此外还有科技、国防的信息化问题,这些都需要统筹解决。

当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新型工业化来说,薄弱环节不是在城,而是在乡,也就是在农村。因此,研究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需要将三农的信息化,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认识。



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促进信息化

农业、农村、农民的信息化问题,既是经济发展问题,又是社会进步问题。但我倾向认为,经济建设是中心,通过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把新型农业现代化,摆在首位。为此,我提出一个新的主张,叫“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促进信息化”。

农业产业化,实质是用工业化思路,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条农业现代化之路,仍然属于传统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要求农业现代化,在传统的工业化思路之外,加上新型特点。我以为,农业信息化,正是农业现代化的新型特点。当然,这里说的农业信息化,是最广义的,不单指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还包括生态农业等。原因是我一开始就提出的,把信息化当作一种现代化道路,进行广义理解。新型的农业现代化,既包括农业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包括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1、一个基本的历史判断:中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阶段已经过去

在新型工业化的意义上理解农业现代化,一个关键判断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是否到来。

这自然涉及如何看待二元经济。二元经济的本质是,让农业、农村、农民为传统工业化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表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半个世纪来通过剪刀差,为工业、城市和市民,进行了高达6000亿元的资本原始积累。

如今,中国工业已经充分地具备自我积累、自我扩张的能力,再靠三农积累原始资本,不仅从公平上说不过去,从效率上也会带来负面作用。从宏观经济效率角度说,如果再不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让农民走出“流动性陷阱”(借用资本概念,指农民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一个最直接的恶果是,将使有效需求不足现象越来越突出,最终造成全社会的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就是结束以城市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在全社会范围内,在城乡之间,按效率原则公平地配置资源。

我所说按效率原则公平地配置资源,既不是指传统产业优先配置,也不是指国民收入再分配,而是指按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正常的要素流动。举例来说,许多农民因为缺乏资金而失去很好的市场机会,这对信贷资源合理使用也是损失。现在一方面停止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另一方面通过邮政储蓄变相吸收农民自有资金,里外里造成向城里抽吸三农资金。这种不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应该结束了。

只有对历史发展阶段做出正确判断,从消解二元经济的战略高度入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工业化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才能破题。

2、信息化应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新型特征

如果我们从战略全局上解决了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大政方针问题,接下来就是路径选择。一条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也就是用产业化的思路去解决三农问题;另一条是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就是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特点,加到原有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之中,走出一条“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后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第一,发展“农户+信息”模式,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根本矛盾,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不同方式,就是农业现代化的不同路径。传统工业化的路径,是用产业化的思路解决这个矛盾。典型如“公司+农户”模式及其各种变体,都是将家庭经营,嫁接在按工业化原则运作的组织之上。我认为,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农业现代化,要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具体说,就在是原有的农业产业化基础上,发展“农户+信息”模式,将家庭经营与市场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从信息不对称的根源上化解市场不确定性,实现传统农业从风险厌恶型向机会把握型转变。

目前农业信息化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经济信息,不能适应地区差异、个体差异情况,不能把握具体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不是因为信息本身没用,而是这种信息,只是大路货的传统信息,还不是信息化意义上的信息。信息化意义上的信息,是编码化的信息,是用信息技术激活的信息,技术在这里的作用,是降低信息的交易费用,使个性化信息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所以农业信息化总的思路,不是一般泛泛地提信息,而是琢磨如何使个性化信息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如果大的思路不对头,信息化就会越干越没劲。

如果说农业产业化解决工业化问题,那么就可以说,农业信息化旨在降低产业化的交易费用,解决的是新型工业化问题。

第二,寻找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生态农业与高附加值农业,增加农业收入,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型的农业现代化,除了改造传统农业,一定需要沿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方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宏观经济角度说,解决当前的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对于农村来说,要靠提高农民收入来解决;但对城里人来说,却不是提高收入问题,而是产品升级问题。我举个例子,我到京郊风凰岭采摘樱桃,路上卖八元没有人买;采摘园却要三十元,人多得还没处停车。城里人为什么“追涨杀跌”呢,无非图个乐趣,图个名气。说明同一个东西,不同的经营模式,附加价值大不相同。一般来说,新的增长点无非靠三条路。定位在产品上,通过新技术推出优良新品,以性能价格比取胜;定位在加工上,通过延长价值链,反复加工增值;定位在体验上,提供个性化的享受。

无论哪一样,都要求农民具备越来越高的信息素质,以便更好地吸收技术、发现市场、理解客户。为此,加强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信息化素质教育,是必要的前提。

第三,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化

农村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不同。农业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的方式搞农业,农村产业化是指农村的第二产业化,以及实现城镇化。

我认为,新型工业化意义上的城市化,应当主要是三产化。如果城市老赖在传统工业中不退出历史舞台,农村的产业化根本无法大规模实现。而农村城镇化才是二产化。所以农村产业化的关键是城市的产业升级。为此,国家应当形成“城市进入第三产业,农村进入第二产业”的城乡统筹大思路。形成率先实现信息化的城市,带动产业化中的农村,再由产业化的农村,促进城市以信息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为此,有三个制约因素,需要得到解决:

一是按“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要求调整工业化布局。我国现有工业布局,是按集约原则,以城市为中心配置的。从资源利用角度看,最大的不经济,是没有将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是中国完成工业化的最后一节火箭助推器,现在正是释放这一能量的时候。将第二产业从城市移向农村,短期看会有许多负面影响,如规模不经济,甚至不符合“环境污染少”的要求,但与农村劳力过剩相比,两害相权取其轻,总帐是合算的。何况我们应当相信,在市场经济中最终胜出的,一定是符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要求的企业。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崛起,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形成城乡统筹的财政和信用机制,鼓励农村金融创新。当前,许多人主张用财政手段,如税收、转移支付等,扶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一定的财政支持是必要的,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一定是“造血”机制,而不是“输血”机制。造血机制就是市场化的货币、金融机制。目前,农村的造血机制不正常,迫使农民转向交易费用较高的民间融资,因此,重建农村合作金融机制,开拓农村信托投资业务,发育农村信息市场,是城乡统筹的需补之课。从长远观点看,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农村金融的发育,本质上是农村信息市场(风险市场)的发育。现代的农业仅有“传统”的货币机制支撑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种金融创新。从信息化的观点看,金融创新的本质,是按信息配置资源,按信息规律进行要素流动。我个人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机制是农业信息化的血脉,象农村合作基金会那样的金融创新,今后我们不应采取扼杀的办法,要按城乡统筹的要求给予支持。

三是把教育程度高低,作为农村人口流动的门槛。三农信息化的最大制约因素,乃至新型工业化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信息化需要劳动者具备两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一般的文化素质,二是信息技能素质。其中前者是最主要的。如果财政拿出钱来转移给农村,我倒赞成有的人的建议,补到农村教育上。对于农村人口流动问题,我宁愿把它看作劳动力素质问题,而不是劳动力数量问题。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怪想法,谈出来供大家批判:我主张把教育程度高低,作为农村人口流动的门槛。比如,高中文化水平者才能在省会以上大城市找工作;初中文化水平者可以在中等城市找工作;小学文化水平者,除特殊行业需要,原则上不鼓励向大中城市流动。主要理由是,以此建立一个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利益引导机制。按照农村二产化的思路,农村人口的主体应当在城镇化中,获得劳动平均报酬;进大中城市务工,意味着获得超过平均工资的额外工资。如果对人口流动进行学历限制,农村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就可以直接与超过平均工资的收入门槛挂钩,因此具有比现在更大的积极性。对于农村普及中等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会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现在这样的无序流动,不合理处,倒不在于压低了城市工资水平,而是使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配置与素质结构不对称,素质高的憋在了第二产业,而素质低的反倒流动进第三产业,形成素质倒挂,不利于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把包括文化素质在内的人口信息化素质,摆到第一位上来。这才是提高人均收入的治本之策。

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当然不限于三农信息化这一个方面,但三农信息化的重要性,看来一点也不亚于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